刚过去的周末,我国中南部不少的地区飘起了雪花,使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冬日的严寒。冬天的寒冷再一次停留在我们的身旁。
1
冬季气温逐渐降低,人体新陈代谢缓慢,心脑血管病人身体受冷空气刺激,血管骤然收缩,易导致血管阻塞,血流供应中断,血液流通受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复发。
冬季是心脑血管病人的“多事之时”。尤其是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
因为骤冷,血压会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因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
因为寒冷,使血液黏稠还来不及自我调节,血液便在粗糙、细小的动脉内流速减缓,容易形成小的血栓,导致血管阻塞,形成脑梗死或心肌梗死。
2根据全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病死因占居民疾病死因构成的40%以上,居首位。近几年来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持续高于城市水平。
目前,心血管病死因在农村占比为45.01%,城市占比为42.61%。今后10年心血管病患病人数仍将快速增长。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尤其是农村居民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大幅增加。
目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只能以药物为主,调整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为辅。尤其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患者往往需要终身服用药物治疗。
3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死亡患者中三分之一是死于不合理用药。我国卫生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
住院病人中,每年约有19.2万人死于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
家庭用药不良反应需要住院治疗的病人则多达万人,约占5%(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发展中国家的调查资料)。
除药物不良反应外,降压药的药物无效利用率高达50%,降糖药的药物无效利用率为43%,降脂药的无效利用率为38.5%。
4为何会有药物不良反应以及药物无效利用率呢?
研究发现,同一个药物在不同个体内的效果/毒副作用差异可达倍,仅依靠医生经验判断,往往不足以保证治疗方案的绝对安全。
三高疾病的发病率,药物在人体中的吸收、生效和排除过程的不同与个体的基因型不同有关。所以不同的人对药物的选择应根据基因的差别决定,即使在选择同种药物时也应有剂量和剂型的差别。
举个例子,两个高血压的病人,他们的血压波动基本一致,口服同样的药物,一个病人血压控制比较好,而另一个病人血压控制却是欠佳。这就是每个人对相同药物的反应性不同。药物的实际药效在一定程度上就决定于自身的基因。
5那三高患者应该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从而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和无效利用率呢?
患者需要通过基因检测确定自己的基因型,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进而确定适合自己的药物以及应该禁忌的药物,增加药物有效利用率。
重疾不重商城引进“慢病三高精准用药指导与基因检测”项目,检测内容包括:
受众人群包括:
√高血压患者
√需要降糖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
√高脂血症,尤其是LDL-C升高的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
√其他需要服用他汀类和依折麦布的患者
全面、快速、有效地指导受检者个体化用药,避免不良反应,提高药物有效利用率。做到精准控制“三高”的各项指标平稳,可避免血压波动带来的心脏及大脑危险事件。
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刻了解详情
许大夫赞赏
长按急性白癜风什么地方看白颠疯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y/2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