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是重大的脑血管意外事件,占了脑卒中病例数80%以上,脑卒中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
脑梗如同脑血管这些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逐渐“堵车”,血液供应不畅或中断,因缺血、缺氧而逐步坏死,诱发局部神经功能障碍。
脑梗发生的“显性要素”是脑血管窄了、堵了,“隐性要素”是脑血流下降,从医学上说,从脑血流下降到出现脑梗,依据影像学观察看,有3个主要时期:
1、脑部血流异常改变,失压、失衡、失稳,绝大部分是血管异常和血栓引起的。
2、脑部启动应急代偿功能维持,引起局部神经功能明显变化,患者表现异常。
3、脑部血流供应持续恶化,脑部缺血缺氧严重,出现不可逆的神经元形态改变,脑梗发生了。
临床大量案例分析显示,脑梗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有较长的病变期、潜伏期、发作前期,再到最终梗死。在发作前及时采取措施显得非常关键。
随着脑血流出现明显下降开始,身体就会出现系列不适以及异常,有的是一过性的,有的是反复出现的,这些预警信号如果能及时发现,无疑会大大减少脑梗致死率、致残率。
而这些预警信号,早的在1个月前、甚至更久以前就出现了,然后1周前反复提示,发作前1天警铃大作,甚至在脑梗前1个小时,特征非常明显了。
一、脑梗前1个月甚至更早,此时主要原因是脑供血不足,引起血流下降。明显的提示信号有:
1、突然发现口臭,以前从未有过,而且一周以上没能缓解,这是脑梗前期引起肠胃道症状的体现。
2、情绪明显改变,多见于急躁易怒,或喜欢独处,变得孤僻,与以前表现很不一样。
3、餐后容易发困,用餐后很想去睡一下,这是脑部供血不足的表现,而且起床有眩晕感。
4、舌头短暂钝痛,在没有口腔疾病、没有咬到舌头情况下,舌头隐隐发痛,是脑供血减少影响舌神经的信号。
二、脑梗前1周或数周,此时脑供血不足或引起脑部代偿功能运转,带来身体各种异常反响,明显的指示信号有:
1、两眼经常干涩,这是脑梗早期的常见标志,不过很多人认为是用眼过度,轻轻略过了。
2、手脚短暂麻木乏力,脑供血不足、梗塞,脑部相关区域已经开始代偿了。
3、白天嗜睡,多见于中老年人,早上起不来,午觉睡不醒,整天昏昏欲睡。
4、有“剃刀落地”现象,即刮脸时,头转向一侧后,拿剃刀的手臂突然无力,剃刀掉地上,原因是颈部转动时加重了颈动脉狭窄程度,这是脑梗重大信号。
5、血压波动剧烈,多见于中老年人,血压时高时低,伴有头痛、眼底痛的问题。
6、频繁出现咳血,吃东西无端易呛到、咳不停,可伴有睡觉流口水问题,这是大脑局部功能受限。
三、脑梗前1天或数日,此时脑缺血、缺氧的问题较为严重了,一些功能随时会“撂挑子”,明显的指示信号有:
1、剧烈头痛,眩晕加剧,或出现耳鸣。
2、手握不住东西,手指莫名颤抖,不能画出直线,脚步踉跄。
3、眼前时不时一片昏暗,有时反复出现虚影和黑曚。
4、恶心但吐不出来,哈欠连连。
5、出现不明原因的跌倒,面部表情不受控。
6、脖子特别痛,肩部发沉发酸。
四、脑梗前1小时或数小时,此时脑梗即将到来或已经显现,威力较大,脑部神经元大量异常,明显的指示信号有:
1、舌根发硬,无法发出声音,喉咙像堵住一般,听不到、听不清对方说话。
2、眼睛看不清东西,视力大片模糊,甚至已突然昏迷,叫不醒。
3、单侧肢体麻木、乏力,不受控制,或无法站稳,突然跌倒。
4、不由自主流口水,口角歪斜,或者大小便短暂失禁。
患者出现这个现象,大概率是脑梗来了,需立即要求患者做4个动作,只要是任何一个动作没法完成,就要打急救电话。
4个动作是:笑一下、讲几个字、举起双手超过头顶、伸出舌头且无歪斜。
确认患者无法完成任何一个动作,在等候救护期间,患者要安静卧床,头部略抬高,偏向一侧,及时排除口鼻异物,注意不要随便服药和移动。
归根结底一点:越是早预防,早警惕,早检查,早动作,越能预防脑梗突袭,即使脑梗发作,也能最大程度减少损失,恢复健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hl/27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