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脑血管性疾病的总称。包括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及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脑梗死、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血管性痴呆等。脑卒中:为脑血管病的主要临床类型,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出血性卒中(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出血),以突然发病、迅速出现局限或弥散性脑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特征的器质性脑血管疾病。
二、脑血管疾病对人类的危害
脑血管病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是目前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我国每年死于脑卒中的人数大于万,存活者三分之二遗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脑卒中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本病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和痛苦。随着人口老龄化,脑血管疾病造成的危害日趋严重。近年脑血管疾病的诊疗技术有很大的提高,较大程度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由于绝大部分卒中患者的病理生理过程无法逆转,卒中存在高致残率,故减少卒中疾病负担的最佳途径还是预防,特别应强调一级预防,即针对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早期干预预防,以减少卒中的发生。
三、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一)、脑血管危险因素:
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指经流行病学证实的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联的因素,对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的识别和干预,是脑血管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重要基础,是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分为可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两大类,其中可干预危险因素是脑血管疾病预防的主要针对目标。
1、不可干预危险因素:
1)、年龄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与年龄呈正相关,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每增加10岁,卒中发病率约增加1倍。但随着目前生活方式的不健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年龄有前移表现,中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
2)、性别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男性卒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3)、遗传因素父亲或母亲有卒中史的子女均增加患脑卒中的风险。
4)、种族黑人比白人发生卒中的风险高,中国人和日本人发生卒中的风险也较高。
2、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1)、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可干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收缩压﹥mmHg,和(或)舒张压﹥95mmHg,卒中相对风险约为血压正常者的4倍。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mmHg,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
2)、吸烟可以影响全身血管和血液系统,如加速血管硬化、升高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等,导致血液高凝状态;尼古丁还可刺激交感神经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吸烟使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均明显升高,长期被动吸烟者比不暴露于吸烟环境者发生卒中的相对危险增加1.82倍。
3)、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4)、心房纤颤房颤可使卒中的风险增加3-4倍,房颤心房栓子可导致脑栓塞。
5)、其他心脏病如心脏瓣膜修补术后,心肌梗死、扩张型心肌病、心导管和血管内治疗、心脏起搏器和射频消融等增加栓塞性卒中的发生率。
6)、血脂异常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高胆固醇血症增加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的风险。低胆固醇水平,脑出血风险相对增加。
7)、颈动脉、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弓斑块、颈动脉狭窄是明确的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8)、膳食和营养每日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脑卒中相对危险减少,低钠高钾饮食,可降低脑卒中风险(可能与降低血压有关)。
9)、运动和锻炼体力活动及中等强度运动能降低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10)、肥胖肥胖人群易患心脑血管疾病,这与肥胖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有关。
11)、饮酒过量过量饮酒使卒中的风险升高。
12)、其他包括代谢综合征、口服避孕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偏头痛、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脂蛋白血症、高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升高、高凝、高粘血症、血流动力学障碍,如脱水、血压骤然变化,血小板功能异常等。
哪里医院治白癜风比较好皮肤白癜风诊治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110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