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中国年心血管病报告的数据,目前心血管病占到居民死亡构成的40%以上。而从年CSC大会上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是全球脑卒中死亡率最高的地区之一。以上这些统计数据并非危言耸听,根据中国的流行病学数据来看,未来中国的心脑血管病发病和死亡率还将呈现增加趋势。
心脑血管病高发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与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和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保健习惯有关。之所以我们将心脑血管病连在一起说,是因为无论是心血管还是脑血管,发病的高危因素、基础都是近乎相同的,简言之都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而关于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经过多年来的科普教育,很多患者已经了解并熟知,因此不作为今天我们要谈论的重点。我们今天要谈论的是如何避免心脑血管病在寒冷的冬季发病。
大家都知道,冬季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为什么高发呢?有的说是气温骤降导致的,有人说与雾霾有关。
其实,最根本的原因是所患的基础心血管或脑血管疾病本身(当然,有些患者可能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上了疾病)。
比如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冬季因为寒冷刺激或雾霾等因素作为诱因,可能会导致冠状动脉痉挛的发生,从而诱发心脏缺血事件。
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在冬季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如果出现血压早晨升高造成“晨峰”,就有可能诱发缺血性或出血性脑卒中。那么如何避免这些呢?下面,我们就从衣食住行方面谈起。
衣、食、住、行
1
衣
首先是“衣”,这里所说的“衣”不是简单的保暖,而是“衣”和“医”。先从穿衣谈起。在冬季由于气温骤降,保暖措施是必要的,但很多老年人可能没有有效地取暖措施,常常从里到外穿了一层又一层,这样穿不仅起不到有效的保暖作用,在发生心脑血管急症时还为急救制造了障碍,因此还是建议少穿几层,尽量穿保暖效果好又轻便的羽绒制品。另外,从寒冷的室外到一个很暖和的地方,千万不要忙着减衣,稍等一会,等适应了再减不迟。雾霾严重的地区,在外出时尽量戴上防霾口罩。“医”并非是去就医,而是对于患有高血压或心脑血管病的人群,建议在进入冬医院做一次针对性的体检。而对于患有心力衰竭的患者,最好注射一支“流感疫苗”以便尽可能的防患于未然。
2
食
其次是“食”,很多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是吃出来的,尤其是冬季,由于寒冷的缘故,很多人往往在吃饭的时间大吃大嚼来补充能量,这很可能会诱发疾病。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比较安全的吃法是:
低脂低盐要记牢,瘦肉每周不可少,
烟酒冷食要戒掉,吃饭讲究八分饱。
不过,患有糖尿病的患者还要遵从医嘱吃饭。另外,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一定要坚持服药。对于具有患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比如肥胖、高脂血症、高血压等,也建议提前看医生做好二级预防。
3
食
再次是“住”,住的习惯每个人都不同,但在冬季,尽量住在有取暖措施的房子里,另外还有定时通风。
老年人和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尽量和子女住在一起以备不测。
患有心脑血管病的患者,晚上起夜时一定不要马上下床,最好是醒后先在床上坐一会在去厕所,尽最大可能的避免排尿晕厥等的发生。
4
食
最后是“行”,很多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的患者喜欢早起健身,其实这不仅在冬季,在其他季节也是不可取的。尤其在冬季,天亮的晚,早晚温差也大,如果早起就出门锻炼,往往会因为寒冷刺激造成血压升高、血管收缩,甚至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病如急性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另外,在雾霾严重的地区,早上也是雾大的时候,水汽含量非常的高,如果人们在户外活动和运动的话,人体的汗就不容易排出,造成人们胸闷、血压升高。
雾霾天气还可导致近地层紫外线的减弱,使空气中的传染性病菌的活性增强,传染病增多。另外雾霾天气还能影响心理健康。阴沉的雾霾天气由于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容易让人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及悲观情绪,遇到不顺心的事情甚至容易失控。
这些因素都可能造成心脑血管病发病。因此建议需要锻炼的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最好在上午八九点左右在外出锻炼,当然,如果室外温度很低的时候最好就在室内锻炼。
还有些老年人和心脑血管病患者一年四季都保持同样的活动量也是不对的,运动要根据自身的年龄、体力、所患疾病、住所周边的条件、季节和气温等等来决定,尤其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要量力而行,活动量要逐渐减少或者改成分次活动,千万不要硬着坚持。
来源:长垣心家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22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