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重点

患者右冠CTO闭塞时间长,外院尝试开通血管失败,应如何应对?

高龄、低体重、出血风险高危,且有III°AVB病史的患者,应如何制定抗栓药物治疗策略?

病例提供者:丁嵩上海交通大医院

患者,女,82岁。主诉:PCI术后19年,活动后胸闷加重2月。

现病史

患者年因胸痛就诊于外院,诊断为下壁心肌梗死,行CAG+PCI术,植入支架1枚(具体情况不详,右冠病变可能)。出院后服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药。

年7月30日,患者因再次胸痛在外院行CAG术,造影示右冠状动脉开口完全闭塞,对右冠行PCI术未成功,术中导丝经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穿孔。近期患者反复出现胸闷,3周前因心动过缓、III度AVB植入起搏器,但是胸闷症状无明显改善。

既往史

2型糖尿病史10年,高血压病史3年。

体格检查

T:36.4℃,P:60次/分,R:17次/分,BP:/56mmHg。神清,气平,自主体位。颈静脉无怒张,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房颤律,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2/6级收缩期杂音。腹软,无压痛,双下肢无浮肿。

辅助检查

肌钙蛋白T:0.05ng/ml,肌酸激酶(CK-MB):1.0ng/ml,肌红蛋白(MYO):28.90ng/ml。

B型钠尿肽:.0pg/mL,D-二聚体:1.12ug/ml,糖化血红蛋白:5.7%。

(血栓弹力图)氯吡格雷抑制率:85.50%,血小板功能:37.70mmL,阿司匹林抑制率:.00%。

心电图:

诊断

1、冠心病,陈旧性下壁心梗,PCI术后,心功能不全,心功能II级,心律失常,阵发性房颤,III度AVB,起搏器植入术后;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3、2型糖尿病。

风险评分

Grace评分:

Crusade评分:45,高危。

治疗经过

右冠脉因血管入径扭曲及钙化严重,LAUNCHER7FSAL0.75无法钩靠右冠脉口,改用LAUNCHER7FJR3.5钩靠右冠脉口,但支撑力不理想,改用CORDISVISTA6FAL.75钩靠右冠脉口。

将RUNTHROUGHNS0.×导丝送至cornus,在cosair微导管支撑下,先后用Runthroughwire、gaia2ndwire未成功通过病变,最后ASAHINEOSCONQUESTPRO12导丝在微导管支撑下成功通过病变。

对侧造影显示导丝在真腔内,Cosair推进至原支架远端,交换为Runthroughwire,择RYUJINPLUS2.0×15mm球囊、RYUJINPLUS2.5×20mm球囊,以10-16atm预扩,以ENDEAVORRESOLUTE2.5×14mm支架覆盖原支架中远段至远端自身血管,以14atm扩张释放,以ResoluteIntegrity3.0×30mm支架与前支架部分重叠,覆盖至RCA开口处,18atm扩张释放,择QUANTUM3.0×15mm球囊,于RCA开口支架处以18atm扩张,以16atm于两支架交界处后扩,复造影示支架扩展充分,无明显残余狭窄,无夹层,TIMI血流3级。

术前用药:肝素U。

术后用药:阿司匹林0.1gqd,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20mgqd,培哚普利8mgqd,曲美他嗪1粒tid,单硝酸异山梨酯50mgqd。

主要PCI过程临床思辨

造影结果提示有关CTO病变,考虑患者高龄合并症多,右冠CTO闭塞时间长,且有外院尝试失败的病史,再次开通病变的手术难度大。

患者活动后胸闷气促症状明显,考虑仍存在心肌供血不足,故尝试再次开通右冠。制定手术策略时,拟首先正向开通血管,如果20分钟后还不能成功,则准备逆向再次进行尝试。

而实际手术过程顺利,仅尝试15分钟导丝即通过病变,故此病例最终通过正向方案解决。

因该患者CRUSADE评分属于出血高危,术中仅用肝素单位(患者仅40kg)。PCI过程约45分钟,故未追加肝素。

因患者既往存在支架闭塞,需加强抗血小板治疗,予以双联抗血小板至少1年(氯吡格雷抑制率:85.50%,阿司匹林抑制率:.00%),同时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用药小贴士

替格瑞洛可增加Holter检出的缓慢性心律失常,PLATO研究的Holter亚组中,在急性期(1周内),替格瑞洛组出现室性间歇的患者(5.8%)多于氯吡格雷组(3.6%);1个月后,替格瑞洛组室性间歇的发生率为2.0%,氯吡格雷组为1.2%。

PLATO排除了心动过缓事件风险增加的患者(例如患有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度或3度AV阻滞或心动过缓所致晕厥而无起搏器保护的患者)。研究中,替格瑞洛治疗的患者和氯吡格雷治疗的患者中分别有1.1%、0.8%报告有晕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24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