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呈现大幅度增长,已成为影响广大群众健康的重要威胁。
七星关区自年正式启动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来,严格按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地位”的战略原则,通过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经费保障、依靠部门联动,大力推进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设,让众多群众受益,全区卫生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加强组织领导有序推进防控工作
两年多来,七星关区始终朝着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开展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整合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强化慢性病全程管理,树立群众健康意识,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倡导健康生活方式,建设健康七星关的总体目标不断推进。
全区高度重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下发相关文件,明确卫健、教育科技、文体广电旅游、财政等各成员单位的创建任务和目标责任。在此过程中,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联络员会议和创建工作督导调度会议;各成员单位和相关街道办将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日常工作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广泛开展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等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与此同时,七星关区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等“五城同创”工作相结合,同规划同督导同考核,使我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不断得以强力推进,尤其是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宣传工作纳入“五城同创”的“万花进万户”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市民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
构建服务网络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为进一步方便群众看病就医,七星关区实施卫生监督“网格化”管理,逐步建立起由卫生行政部门领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参与的卫生监督基层网络。
在此过程中,七星关区疾控中心、医院、区妇幼保健院等每年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帮扶和指导,多次开展培训指导活动;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形成定期培训机制;区卫生健康局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运行督导机制,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服务体系有效运行。
同时,七星关区建设远程医疗体系,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并且积极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七星关区疾控中心和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引进毕节康复精神病院参与七星关区精神病患者筛查与治疗。区卫生健康局通过向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购买公共卫生服务,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
与此同时,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中,七星关区高度重视室内外健康支持性环境的示范创建,明确29个室内外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的示范单位,明确创建标准和创建要求。年就已对29个示范创建单位评估验收并予以授牌。
加强健康宣传打造“健康七星关”
为加强健康教育,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七星关区强调科学、实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通过示范带动,引领全民健康生活潮流。截至目前,全区完成建设健康社区9个、健康学校5所、健康食堂2个、健康餐厅4个、健康主题公园2个、健康步道1条以及健康知识一条街1条。
另一方面,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区卫生健康部门建立区、乡、村三级联动防控服务体系,实现慢性病全程监测和全程管理;区教育科技部门负责全区青少年儿童的定期体质监测,确保所有青少年儿童每天锻炼一小时以上;街道社区负责在市民群众中定期组织全民健身运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在此过程中,七星关区有效整合资源,不断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拓展群众对慢性病防控的参与度,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有力推动“健康七星关”建设,让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成果惠及全区人民。
“慢性病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与个人日常饮食起居等生活习惯密切相关。”七星关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靳伟说,吸烟、过量饮酒、缺乏锻炼及高盐、高脂等不健康饮食习惯,都是健康的威胁因素,而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遏制慢性病、保持健康身体最经济、最有效的预防手段。
对此,靳伟建议,大家要做到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同时,加强慢性病的早期筛查和早期发现。
七星关区融媒体中心王坚
编辑廖婉君
编审林全举
终审黎秀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2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