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组成员——副主任医师杨凌杰最近连续收治了几个脑梗死患者,在跟患者家属解释病情的时候,总被家属问到:“杨医生,你说我的家人血管被堵了,那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把血管打通?”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脑梗死。
急性脑梗死又称为急性缺血性卒中,是由于大脑里面的血管突然发生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缺血、缺氧所致的急性疾病。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的两张图直观认识一下血管堵塞的情况。
那么,有什么办法来通血管呢?
目前常用的并且得到公认的成熟的办法有两种,一个是静脉溶栓,另一个就是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但这两个办法的使用都是有条件限制,而其中就重要的就是“时间”。
脑卒中救治是一场"生死时速",患者大脑一旦缺血,脑细胞会以每分钟万个的速度死亡,脑卒中急救每提早一分钟,就可能多挽救万个脑细胞,从脑卒中发病到溶栓再通治疗时间的长短,真正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治疗效果。
静脉溶栓的收益与风险静脉溶栓是目前急性脑梗死治疗早期首选的方法,原理是通过静脉把溶栓药物注射到体内,药物达到脑部阻塞血管,栓子溶通,使脑部动脉血供重新恢复。
当然,治疗对起病时间有严格的要求,一般情况下要求在3-4.5小时内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救治,能够挽救部分尚未坏死的脑组织,一旦延误,超过了治疗最佳"时间窗",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那么它有多少获益跟风险呢,我们来看下面这一张图:
从中可以看出,进行静脉溶栓的患者约32%可以取得肯定的获益和疗效,仅6%的患者可能出血,而仅有1%的患者可能出现严重致残或死亡,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获益是风险的10倍。缺血组织血供恢复的越早,患者的预后越好。
因此,患者发病后,务必要在医院卒中单元就诊,切莫贻误了最佳就诊时间,造成终生遗憾。
目前医院神经内科在静脉溶栓方面组建了专业医疗团队,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经验,能够有效降低卒中的致死率、致残率,守护"生命通道"!
医院神经内科脑血管病专业组专业技能:▲治疗脑梗死、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脑小血管病等。
▲开展脑梗死超急性期静脉溶栓、脑梗死降纤、微血管重建等治疗。
▲开展脑卒中急性期的规范化治疗。
专业特色:▲在医院超声医学及医学影像团队协助下,开展脑梗死超急性期静脉溶栓治疗。诊治常见及复杂的脑血管病。
▲在经颅多普勒超声及CT、磁共振血管造影协助下,诊断颅内、颈内动脉狭窄。
▲具有脑电图、肌电图、神经诱发电位等神经电生理检查能力。
▲急性脑梗死严格按照质控管理进行评估(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吞咽功能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心房颤动患者缺血及出血风险评分、卒中后认知障碍、卒中后抑郁障碍等)。
▲开展脑卒中瘫痪肢体的功能重建治疗。
▲利用中国卒中学会“中风”平台,开展脑卒中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及健康教育。
我们承诺:竭尽全力,守护健康!
24小时在线-、
专家推介
吴静,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福建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神经病学硕士。第七批福建省优秀援疆干部人才,海峡医药交流协会神经病学分会秘书长、常委,卫生部脑防委中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神经病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睡眠医学分会委员。主持和指导厅级课题各1项。在国家级核心杂志发表第一作者论文6篇。擅长:脑血管病、痴呆、帕金森病及头晕头痛、失眠等的诊疗。门诊时间:每周二上午、周五全天坐诊地点:1号楼6层神经内科诊室预约咨询专家推介
杨凌杰,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科秘书,福建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届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委员、福建省海峡医药交流学会脑血管病分会脑血管病组委员。
擅长: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痴呆等疾病诊治。
咨询
——转载自《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wh/23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