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医院西药剂科和心内科医护人员一道,赴益农镇群围村开展“药师进社区,健康伴你行”活动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宣教。
活动还没开始,群围村的文化大礼堂里就坐满了人,多位村民将礼堂挤得满满当当。西药剂科临床药师张玲娣、心内科医师张亚梅先后作《缺血性卒中(脑梗死)防治》、《冠心病自我管理》主题讲座,围绕脑梗死、冠心病的预防与治疗作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为方便大家理解,授课老师还用萧山方言向村民们作了详细解释。
讲座结束后,心内科医师还在现场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演示,详细讲解了操作步骤、操作要领,普及急救知识,吸引了众多村民围观学习。
现场医护人员还村民们量血压、测血糖等义诊活动,并解答村民们提出的用药困惑。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医护人员详细、耐心地讲解获得了村民好评。
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由于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如,冠心病、脑卒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等。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
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一、合理膳食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但是有许多人的饮食并不科学,以为大鱼大肉就是生活质量的提高,其实不然。人的健康状况不同,饮食也应当有所不同。建议心脑血管病人养成以下饮食习惯。
1、增加纤维膳食
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的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千卡的能量,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和DHA形式存在的ω-3脂肪酸。
3、多吃豆制品
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4、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
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毫克—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
二、科学生活
1、加强体育运动
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与年龄之差,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血脂升高。
3、避免精神紧张
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这些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中老年人不要长期打麻将、下棋,保持心平气和,尽量少生气。
三、定期体检
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血压等指标。
医院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2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