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一阵一阵的寒潮,冻得人十分难受,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特别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这是因为秋冬季节的温差变化比较大,忽冷忽暖,遇到寒冷空气刺激时,血管会骤然收缩。

而长期患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脑血栓、脑梗死、冠心病的患者,由于血管内壁较厚,管腔狭窄,加之有大量脂类沉积与硬化斑块,更容易导致血液流通受阻。

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3月,是心脑血管病患者猝死的高峰期,又称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魔鬼季”。因此,做好积极的防治措施尤为关键。

这里,传奇君要特别嘱咐几句。

不管是否患有心血管疾病,冬天饮食都应当以清淡为主。多吃绿色蔬菜和五谷杂粮,增加膳食纤维。

不少人冬天喜欢吃火锅,顿顿大鱼大肉。其实这样是不对的,冬天应该少吃些胆固醇较高的食物,如螃蟹、无鳞鱼、动物的内脏等。应该多吃些保护心血管的食物,像薏米、海带、木耳、芹菜以及豆类、坚果类等。

除了饮食需要注意以外,冬天运动也要讲究时间和方式。

一般来说,冬天早晨是一天中气温最低的时候,这时候可不适合出去运动。因为这会儿刚从被窝出来,一下子去到冰天雪地的室外,温差过大,容易引起疾病发作。

应该选择早上九、十点钟,气温较为适宜的时候,出去走走,适当地锻炼锻炼。冬天也不适合剧烈运动,最好选择慢走、太极等动作比较舒缓的运动。

而如果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朋友,传奇君建议你用北京同仁堂的复方丹参片。

复方丹参片

丹参、三七、冰片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心前区刺痛;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一次3片,一日3次。

丹参:味苦,性微寒,归心、心包、肝经,有活血化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

三七:甘、微苦,温。具有化瘀止血,活血定痛的功效。主治出血证,跌打损伤,瘀血肿痛。

冰片:辛、苦,微寒。可用于闭证神昏、目赤肿痛,喉痹口疮、疮疡肿痛,溃后不敛等。

用于气滞血瘀,阻塞心脉所致的胸痹,症见胸闷,或猝然心痛如绞,甚则胸痛彻背,冠心病心绞痛见上述证候者。

抗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降低血小板凝聚及血液黏度,可预防脑梗死、防治周围血管病,如血栓性静脉炎、下肢静脉血栓、动脉硬化闭塞症等。以及各种瘀血性疼痛。

复方丹参片中,三味药各有各的功效,组合在一起更是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丹参在中国医疗上应用历史悠久,功效甚广。传统医学记载,丹参性寒、味苦,归心经、心包经,专走血分,能通血脉,功擅活血化瘀。

其入药始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自古便有:“丹参一味,功同四物”的说法。《妇人明理论》就曾记载:“以丹参一物而有四物之功,补血生血,功过归(当归)、地(地黄);调血敛血,力堪芍药;逐瘀生新,性倍川芎,妇人诸病,不论胎前产后,皆可常用。”

古籍中关于丹参的记载还有很多,《千金翼方》中的五参丸”丹参、人参、沙参、苦参、玄参组合,治疗人心经虚热饿、呕逆少食“;《医宗金鉴》中的丹参饮“丹参、檀香、砂仁三味药,血瘀导致胃痛、心腹痛”等等。

丹参功效极多。

可抑制血小板凝集、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降低血粘度、降低血脂,可治疗高粘滞血症。

能对抗红细胞聚集、减轻动脉粥样硬化、可抑制纤维蛋白元转变成纤维蛋白,因此,具有防止血栓形成和抗凝作用。

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心、脑、肾、四肢、肠系膜血管以及动静脉或毛细血管都有扩张作用,并使血流加速、聚积的血细胞解聚和增加开放性毛细血管的数目、可治疗血栓形成和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有凉血作用,又能养血安神,补心定志,安神宁心,起镇静和安定作用,可除心烦、用于高热、烦躁不安。

通脉养血,活血化瘀,调经血,故可治疗妇女月经不调、闭经、产后瘀滞腹痛以及肢体疼痛等症。

有凉血散瘀功能,和清热解毒药配伍,可治疗疮痈肿胀,能增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可祛瘀生新,促进组织修复。

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闷、心悸等症。可治疗心肌梗塞、心肌炎,可改善急性症状和心电图缺血性改变。

方中的另外两味,也是广为流传的良药。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冰片也是自古便已入药,《新修本草》中提到“主心腹邪气,风湿积聚,耳聋,明目,去目赤肤翳。”《本草纲目》也有记载:“疗喉痹、脑痛、鼻瘜、齿痛、伤寒舌出、小儿痘陷。通诸窍,散郁火。”

秋冬季节是心血管病的高发期,传奇君再次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暖,防止心血管疾病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2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