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或脑中风,简称脑梗。是一种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由缺血、缺氧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缺血性坏死或软化。是脑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70%。

根据《柳叶刀》调查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发脑梗塞1,万人,中国新发脑梗塞万人,中国的脑梗塞人数占全球总人数的40%。中国的脑梗死人数占全球总人数的40%,稳居世界第一。脑梗急性期的病死率约为5%-15%,存活的患者中致残率约50%。发生脑梗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留下后遗症的可能就越小。

但其实部分患者发生脑梗前是有一强烈信号,那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TIA又称“小中风”,是指由于脑局灶性缺血所致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TIA患者可突然出现身体一侧麻木、无力、视力下降、言语障碍等症状。症状持续时间短,一般在1个小时内恢复,不遗留永久的损害或梗死灶。TIA的发病原因与脑梗相同,一般是由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发生短暂性血液供应不足引起,只是疾病动态过程的不同阶段。程度尚未达到急性脑梗的程度,但与脑梗有着密切关系,且近期发生脑梗的风险很高。如果曾有一次或多次TIA,患脑梗可能性是正常人的10倍。

我国TIA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的TIA患病率为2.27%,知晓率仅为3.08%,在所有患TIA的人群中,有5.02%的人接受了治疗,仅有4.07%接受了指南推荐的规范化治疗。研究估算,全国有万TIA患者。

当自我怀疑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发现患者可能为TIA后应立即就医。TIA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必要的抗凝和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并积极查找病因,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疾病等相关疾病,提倡健康生活,戒烟限酒,适度锻炼,控制体重。病因治疗是预防TIA复发的关键。

如果能够及时发现TIA,并积极进行治疗就可能降低脑梗风险,或为及时治疗脑梗赢得时间。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7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