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身摔倒、脑溢血、突发心绞痛等
卫生间何以成为“风险高地”按照每天大约上厕所6~8次来算,每个人一生中大概有2~3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再加上洗澡的时间,那待在卫生间的时间就更久了。慢性病诱发急症、滑倒摔伤等紧急情况在厕所中很常见。尤其一些突发疾病,卫生间成了家庭和公共场所的“风险高地”,堪称猝死高发区。
年4月,深圳一名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硕士、36岁的IT男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同年同月,沈阳28岁女子突然倒在电影院的卫生间里,没有了呼吸和心跳。
年3月,安徽合肥一位近90岁的老大爷拿着收音机上公共厕所,没过一会,头便靠在隔板上不动了,急救人员赶到后,确认老人已经死亡。
年5月初,在浙江义乌打工的22岁曹小姐准备洗漱后去上班,十几分钟后,同事却发现她穿着睡衣躺在厕所地上,已经呼吸、心跳全无……
专家解读排便时和排便后站起用力,会使腹壁肌和膈肌强烈收缩,使腹压增高,血压骤升可导致脑溢血,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塞及严重的心律失常,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如何预防起身用力致头晕。医院结直肠肛门外科主任罗成华指出,心脑血管病患者如果蹲厕时间过久,排便结束后快速站立,容易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生头晕、眼花、摔倒,且年龄越大的人越容易受伤。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专家指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坐下或离开马桶的动作很危险,尤其是80岁以上的老人,一多半是在如厕后用力起身摔倒的,摔倒是老人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另外,高血压患者晨起血压会更高,很多人有起床后就排便的习惯,因此极易在如厕时发生意外。
预防措施一:
如厕蹲起动作要慢。中老年人排便时,动作一定要慢,慢慢蹲下去、站起来。老年人常有关节炎,由于膝关节软骨表面被破坏,常会造成下蹲困难,因此宜选用动力升降马桶椅,如立客牌如厕助手,可以由机器托举身体起来和蹲下,避免自己用力导致的严重后果。
预防措施二:
有便秘问题的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的老人,要考虑在如厕前先使用润肠药物,排便时不能太用力。另外,最好不要憋尿,如果憋得太久,男性最好不要站立排尿,也不要一下子排完,动作一定要慢。
预防措施三:
洗澡水温度不能太热。洗澡时间不要过长,要保证通风良好。洗澡水温度以40摄氏度为宜,不要太热,以免温度及湿度过高引起头晕、呼吸困难等,也不能贪凉,全程做好保暖。
预防措施四:
卫生间最好干湿分离。卫生间的摆设应尽量简单,让地面上少些牵绊和阻挡。老人最好不要使用浴缸,因为进入浴缸时必须单脚抬得很高,很容易跌倒。
预防措施五:
老人用厕所别插门。专家表示,在过去的急救经历中,常常遇到老人在厕所发生意外,急救车赶到后,首先需要花很长时间破门而入。因此,老人进入厕所,不管是排便还是洗澡,千万别插门,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方便抢救。
赞赏
长按女性白癜风的发病原因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y/17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