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专家

张崇泉,国家级名老中医,湖南省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南省医院资深专家、一级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心脑血管病和老年病学术带头人。张老临证近50年,擅长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风湿病等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的治疗,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诊疗思维和辨治特色,医术精湛,称誉三湘。

导读:湖南地区习惯高盐高脂饮食,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发病率均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人被心脑血管疾病夺去健康甚至生命。本刊记者对年逾70岁,在心脑血管病领域积累了丰富治疗经验的张崇泉老教授进行了专访。

诱因:肥胖吸烟饮食等均可诱发

《健康新语》:常见的心脑血管病有哪些?什么样的人易患心脑血管病?该病有哪些危害?

张崇泉:心脑血管病,是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合称,具体说来主要包括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等疾病。

过去人们觉得心脑血管病是中老年人的事,不过近年来该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40岁以下的患者并不少见。所以不管是中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要注意预防。湖南人口味重,高盐饮食,嗜好吸烟和饮酒,饮食肥甘油腻,患此病的人极多,要特别引起重视。

心脑血管疾病号称中老年人的“第一杀手”,轻则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饱受疾病痛苦,如冠心病病人经常胸闷胸痛、心悸心慌;高血压患者经常头晕头痛、烦躁失眠;脑中风患者肢体半身不遂、偏瘫、失语、失去工作能力。严重的时候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脑溢血等病,如不及时抢救,常致人死亡。

《健康新语》: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是什么?

张崇泉:心脑血管疾病的基本原因(即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通俗的说,脑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可导致脑血管病,而心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就会导致心血管病。

动脉粥样硬化的特点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失去弹性和管腔缩小。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可改变的致病因素和不可改变的致病因素两大类。其中可改变的致病因素主要包括血脂异常、肥胖、吸烟、饮酒、血压升高、糖尿病、缺少运动、精神压力大、作息紊乱等。而不可改变的致病因素则主要包括遗传、性别等。这些致病因素导致心脑血管病的发生和发展。

防治: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

《健康新语》:如何诊治心脑血管病?

张崇泉:由于心脑血管病多数呈渐进式发展,早期症状轻微,不易被人察觉,因此我提倡大家每年定期体检,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等。随着病情发展,疾病后期常出现较明显症状,如头晕、头痛、胸闷、胸痛、心悸、失眠、半身不遂、手足麻木等,这说明身体器官已伴有不同程度的病变了,医院进行相应的检查、诊断和治疗。我建议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西医辨病,中医辨证,病证结合,以期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健康新语》:心脑血管病应如何预防?

张崇泉: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只要采取预防措施,心脑血管病就能减少一半以上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而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呢?关键是要针对导致心脑血管病的致病因素进行预防,即改变那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精神心理平衡四个方面来培养。

在合理饮食方面,食物品种宜丰富,饮食宜清淡少盐,主食以谷物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常喝牛奶,常吃鱼、蛋、瘦肉、豆制品,少吃肥肉和动物内脏(即低盐、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应戒烟限酒,以降低高血压、冠心病、脑中风的发病率。

在适量运动方面,中老年人宜坚持步行锻炼能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步行锻炼要掌握“三、五、七”的运动要点。“三”指每天步行3公里,时间30分钟到1个小时。“五”指每周至少有5次的运动时间。“七”指适量的中等度运动,即运动时年龄加心率等于左右最恰当(即运动时心率=-年龄)。例如某人60岁,运动到心跳次/分,加起来等于。

再则,应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即中医所说“起居有常”、“生活有常”。一般要求早睡早起,按时作息,不打破“生物钟”的稳定。否则,或导致某些神经递质的分泌异常,可引起血压波动,招致急性脑血管病、心肌梗死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另外,要注意顺应四时,根据四季特点灵活调整睡眠与起床时间,如夏季宜晚睡早起,冬季宜早睡晚起。还应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心脑血管病的发作。

最后,要注意保持精神、心理平衡。《内经》里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要求我们思想上要做到淡泊宁静,心胸宽广,没有私心杂念,这样养神养生,使脏腑真气(正气)顺从调和,心脑血管疾病便不容易发生。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
倍他米松磷酸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y/181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