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孔维佳青浦疾控
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一杀手,《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推算我国心脑血管病现患人数3.3亿!每年因为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人群占总死亡人群的40%以上!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仍在升高,是导致人类死亡和健康寿命损失的首要原因!然而,大家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认识仍存在一些误区,下面来了解一下吧!
误区一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病
据年发布的《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趋势明显,20岁-29岁的年轻人患病/高风险人群占比已经达到15.3%。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年轻化的原因,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胡盛寿指出,近些年来我国居民膳食中,全谷物和豆类的比例持续下降,而脂肪摄入和供能占比不断上升。同时,居民主动运动锻炼整体不足,工作相关的体力活动水平也有明显下降的趋势,久坐的比例变得越来越高。此外,心理压力和睡眠不足也增加年轻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误区二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很多人坚信“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的观念是对的。实际上,餐后立即投入运动可能诱发功能性的消化不良、腹痛以及心肌缺血等。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冠心病、心绞痛、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的人群来说,立刻投入运动更加危险,有可能引发意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建议大家在餐后略作休息,20-30分钟后再出门散步,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误区三
喝醋可以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喝醋真的能软化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吗?答案是错误的!人体拥有强大的调节血液酸碱度的能力,不至于让你喝几口醋就能使血液变为酸性。何况醋的主要成分是乙酸,乙酸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如果大量摄入醋,便会对肠道黏膜血管内膜造成伤害,甚至发生食管、胃黏膜烧穿、上皮组织损伤,导致溃疡等严重后果,引起难以忍受的痛苦。
误区四
瘦子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
一直以来,“三高”疾病都与肥胖紧密相连,所以许多人误以为只有肥胖人群才会遭受心脑血管疾病的侵袭,但是这并不代表着瘦的人就不会得心脑血管疾病。实际上,除了体型肥胖外,其他多种因素如摄入过多的钠盐、烟草依赖、缺乏锻炼、环境污染、精神紧张以及遗传因素等也与其密切相关。每一个因素的严重程度都会影响到身体健康,甚至威胁我们的生命安全。
误区五
植入支架就没事了
当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在血管内壁积聚时,血管的管腔变窄,便会影响血液的正常流通。此时,植入支架成为许多患者的最佳选择。然而,植入支架并不能把冠心病、心肌梗死治好,只能将堵塞或即将堵塞的血管疏通,让患者暂时脱离死亡的严重威胁,并不等于彻底治愈心脑血管疾病。为防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和血管再堵,仍要接受规范的药物治疗和定期复查,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误区六
无症状不服药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据统计,我国高血压群体达到2.45亿人之多。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高血压患者并无明显的相关症状。部分老年患者敏感性差,长期高血压,对于部分症状已经耐受,便可呈现出“无症状”的表现。因此,无症状并不代表血压正常,对于无症状高血压患者,更应充分重视其降压治疗。若无症状高血压患者长期不干预不治疗,不仅会使病情加重,还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降压治疗应以血压测量的数值和靶器官功能损害为衡量标准,不应以症状为标准,所以无论有无症状均应治疗。没有症状就不服药的想法更是大错特错!
心脑血管预防秘诀在于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调整情绪,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源头上消灭心脑血管疾病,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资料参考:《中国中青年心脑血管健康白皮书》、《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年)》发布会。
图片来源:MedSci、Pexels网站、《国民健康生活方式洞察及干预研究报告》。
原标题:《你所不知道的心脑血管疾病误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y/27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