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和西方社会的接触,我们经常看到西方人受外伤了还喝酒;生完小孩不坐月子不说还喝冰水。也许正是我们对这些现象的一知半解,往往对生病了要忌口认识不够,这样让疾病变得更加难以治疗,所以我们来聊聊中医眼中的“忌口。”
俗话说“病从口人,祸从口出”。谈到忌口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鲤鱼、牛肉、狗肉、辣椒、酒、烟、冷饮这些食物了。很多人认为没有必要这样认真,可是现实治病的过程中,就是一些细节的问题没有掌握导致后悔莫及。
.......................................................
胃肠道疾病忌口注意事项:
1、不能干吞药物,药物酸碱度不一样会损伤食管粘膜。
2、急性期禁生吃蔬菜水果、凉菜冷饮;高胆固醇类食物会增加胃肠道负担,让胃肠道休息我们需要尽量禁食肥肉、猪肝、鱼子等食物。
3、辣椒、胡椒、生大蒜、芥末、酒等有刺激的食物,因为可以直接刺激胃肠道引起疼痛应禁食。
4、特殊病人:肝硬化、胃出血、便血这一类疾病的病人要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我就碰到65岁儿子在病房喂95岁高龄父亲吃排骨炖萝卜里面的萝卜把父亲噎死了的。所以老年人吃的饭菜要和婴幼儿一样。
.......................................................
心脑血管疾病忌口注意事项:
1、菜少放盐,每个人每天6克,因为食盐里面的钠会使血管内水份增加,使血压升高、心脏负担加重。(如果没有心脑血管疾病就可以吃咸点,无须忌口)
2、戒酒:不管是红酒白酒都会使人兴奋,虽然就可以活血化瘀驱寒,心脑血管疾病病人更不能喝醉,最多根据酒量喝2-3分即可。特别是生日、喜宴最好滴酒不沾。
3、不易饱食:当我们饱食以后,我们血管内的血液流动会发生变化,大量的血液会到达胃肠道来帮助消化,而心脑的供血就减少,会诱发心梗、脑梗死发作。
4、高胆固醇食物少吃,最好不吃猪肝、鱼子、肥肉……还要少吃植物油。
5、忌口甜食:过多进食甜食会导致脂肪增加,会增加体重。
6、水:脚肿或者活动后心慌、胸口疼痛,就要少喝水。
7、不易饮茶,会导致血压升高。
.......................................................
骨关节疾病忌口注意事项:
1、苦味食物对心脏好,可是苦味的食物伤骨。所以苦瓜、苦丁茶尽量不吃。
2、少吃:不管是骨折的病人还是风湿的病人,一定要少吃,防止长胖,因为肥胖会增加骨头的负担。
3、牛肉、羊肉、鲤鱼、财鱼、猪头肉、烧公鸡、香菇等高蛋白食物属发物,应忌口。可以吃草鱼、母鸡、猪瘦肉、猪排骨、鸡蛋。
4、寒凉之物忌口:西瓜、梨、藕、各种冷饮。
.......................................................
糖尿病、痛风、高脂血症忌口注意事项:
1、糖尿病病人少吃含淀粉高的食物,粗粮细粮三比七;多食廋肉、牛肉、牛奶这类高蛋白质食物,弥补少吃米饭的营养缺失;多喝水(每天毫升)。
2、痛风病人少吃瘦肉、牛肉、豆腐这类高蛋白食物,每天不超过一两;多吃米饭、馒头、玉米含淀粉高的食物,弥补少吃蛋白质的营养缺失和饥饿感;蔬菜水果随便吃;多喝水(每天毫升)。
3、高脂血症病禁食肥肉、猪肝、鱼子等高胆固醇食物,少吃米饭、馒头等含淀粉高的食物,适量禁食瘦肉、牛肉等高蛋白食物;多进食蔬菜、水果。(每天饮水毫升)。
4、上述三种疾病的饮食结构完全不一样,需要严格控制方用药治疗效果才会好,同时增加运动,争取控制体重减肥成功。
.......................................................
癌症、肺结核、甲亢忌口注意事项:
1、加强营养指的是营养平衡,包括维生素、蛋白质为主,适当多吃一口,保持体重不减,适当增肥,可以使抵抗能力增强。
2、所有发物牛肉、羊肉、鲤鱼、韭菜、香菇、黄花菜、财鱼等食物禁食,这类食物可直接诱发疾病发作。
3、饮食清淡,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品种多样化,根据病人口味来选择食物,不要给予病人不能接受的偏方、营养品一类的食物。
.......................................................
皮肤病、过敏性紫癜、青春痘忌口注意事项:
1、饮食结构尽量单一化:食物品种少,多半是自己熟悉的食物,不要去尝鲜。需要疾病平稳半年以上慢慢增加食物种类。
2、酒精、辣椒、胡椒、芥末等刺激性食物不上餐桌不进嘴巴。
3、茶饮:可以选择金银花、蒲公英、桑叶等天然的中药材泡茶喝,多喝水,有利于体内毒素排出。
4、少吃热性食物:桂圆、牛肉、火龙果等;多吃西瓜、梨、藕等凉性食物。
.......................................................
更多关于健康、科普、养生方面的交流,欢迎大家转发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1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