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后高血压原因、诊断与治疗的方方面面--1
高血压,是目前我国患病率最高、危害最大的慢性病,是心脏病、脑卒中、肾脏病发病和死亡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统计,中国成人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25.2%,患者人数达2.7亿。
我国每年因高血压导致间接死亡的人数达万,其中约70%的脑卒中死亡和约50%心梗死亡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它是人类健康最主要的“杀手”。所以,知晓并严格控制血压,对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肾移植后高血压是肾移植者常见的合并症,在临床上有较高的发生率,在以硫唑嘌呤为主体的免疫抑制治疗时代,肾移植后高血压发生率约为50%-60%;在以环孢霉素A为主体的免疫抑制治疗时,高血压发生率约为75%,甚至更高。
肾移植后高血压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普通人都有的所有导致高血压因素,也有肾移植本身的各种因素,它们共同造成了肾移植后的高血压状态。肾移植本身的各种后因素包括移植肾自身引起的原因:急性排斥反应、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肾小球肾炎、老年或高血压供肾等;移植肾以外的原因有:移植肾动脉狭窄、原肾脏疾病;肾移植后应用的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原因:环孢霉素A、普乐可复(FK)、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和皮质类固醇激素药物引起的副反应。
所以,一个肾移植随访医生应该是一个优秀的高血压治疗专家,因为他所面临的高血压有更复杂治疗影响因素。
什么是肾移植后高血压?
肾移植后高血压就是肾移植后仍然存在或发生的高血压状态。所谓高血压,就是血管里面血流的压力增高了。比如正常情况下血管里面的压力只有/80mmHg,高血压病人血管内的压力可以增高到/90mmHg以上,甚至会高压(收缩压)高达mmHg。
肾移植后高血压的诊断与普通人诊断高血压的标准相同。
根据大多数主要指南,推荐当在诊室中重复检测收缩压(SBP)≥mmHg和/或舒张压(舒张压)≥90mmHg时诊断为高血压。
基于诊室血压测量的血压分类标准
基于诊室、动态(ABPM)和家庭血压(HBPM)测量的标准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如何诊断?
目前患医院所测量的血压数值来判断的,然而,很多因素会影响这些血压数值,不一定能真实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
研究证实,动态的血压监测能够更好地反映真实的血压情况,因而建议各位肾移植肾友自己再家中定时、多次测量监测血压。
肾脏移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在诊室测量的准确还是在家测血压准确?
先说结果,肾脏移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是在家测血压比较准确,更准确的是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
因为有一种高血压叫“白衣高血压”或叫“诊室高血压”。同时肾脏移植患者中夜间高血压患病率较高。所以如果医院诊室测量的血压诊断高血压,则1/3以上会是误诊。
在肾脏移植患者中,1/4存在白大衣高血压,12%存在隐匿性高血压。
一项来自意大利的纵向队列研究表明,但在这类患者中如果根据诊室血压来诊断高血压,误诊率会比较高,可能会导致1/3以上的患者因此接受不恰当的治疗。
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排除白大衣高血压和检测隐匿性高血压,但动态血压监测指标用来预测肾脏移植患者预后的证据有限。
该研究对入组例临床状况稳定的肾脏移植患者,中位随访3.9年期间,患者共接受次诊室血压检测和次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结果显示:74%的肾移植患者被诊断有夜间高血压(/70mmHg)。随访期间,患者的平均诊室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以及夜间高血压患病率均保持稳定,最后一次随访时夜间高血压患病率为77%。总体上,37%的诊室血压将患者误诊为高血压而导致不恰当的治疗。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的原因有哪些方面?哪些是移植后高血压危险因素?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是有多种原因影响形成的,包括除一般人高血压的所有可能原因外,还包括有供肾及供肾者的原因、移植本身排斥反应和肾炎的免疫学原因、移植肾血管狭窄和免疫抑制剂的药物原因。
1.供者及受者本身的原因
供者年龄大、患有高血压、供肾质量差均会造成移植肾的肾小球内张力增加甚至肾小球的肥大,导致术后高血压;
受者移植前长期高血压导致的血管硬化,可存进术后高血压的进展;
受者年龄较大、肥胖、肾上腺肿瘤等,也会导致高血压的出现;
2.移植肾排斥反应及肾病复发
急性排斥反应会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肾素和缩血管物质的释放,导致高血压的发生。
慢性移植肾损伤(包括慢性排斥反应、移植肾间质纤维化/肾小管萎缩)引起高血压的原理类似于慢性肾功能衰竭合并的高血压,即肾性高血压。
肾病在移植肾上复发及移植肾新发肾病,尤其是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是导致肾移植术后高血压报道最多的复发型肾病。
3.免疫抑制药物
免疫抑制剂在抗排斥反应的同时,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如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他克莫司等。
糖皮质激素可引起水钠潴留,进而升高血压。
环孢素A可引起肾脏血管尤其是入球小动脉的收缩,增加肾血管的阻力,同时环孢素A还可增加肾血管对钠的敏感性,激活交感神经的活性,以上均可导致血压的升高。
他克莫司引起的高血压与他克莫司的使用剂量具有正相关性,具体的机制尚不明确。
4.其他
移植后难治性继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移植肾动脉狭窄,与移植后肾动脉的吻合口狭窄、排斥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等有关。
注意:肾移植术后抗排斥反应的药物对高血压有明显影响,但我们不能随意减少或停用,只能在移植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抗排斥反应药物的优化和降压药物的治疗。
哪些因素会造成我们肾移植受者的血压波动?
在高血压治疗的过程中,影响血压的因素及其变化都会引起肾移植受者血压的波动。
1年龄与性别
从婴儿到老年的整个生命过程中,血压逐渐升高。成人期,血压上升的趋势减慢,但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又逐渐升高。在肾移植受者,接受中老年供肾和女性供肾者血压会偏高。
2气候冷热变化
根据调查,寒冷地区的高血压患病率明显高于温热地区。就个人而言,血压也是随天气的冷热变化而波动的,高血压患者的波动尤其大。
3昼夜节律
血压白天与夜间的变化是有节律的。受睡眠与活动的影响,睡眠时血压下降,清醒时血压上升。
4精神和体力活动
运动、饱餐、生气、激动、做梦、大便、性交时血压都可能升高,而休息、安静、心平气和时血压平稳正常。正常血压的人或高血压患者在受到精神刺激后,血压都可能上升,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升高更明显。
5生活方式
吸烟成为高血压的重要原因。是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并且增加高血压患者的并发症与死亡率。
饮酒加重高血压。大量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饮酒者的血压水平高于不饮酒者。
摄盐超标是引发高血压的重要原因。高盐饮食还可能改变血压昼高夜低的变化规律,变成昼高夜也高,大大增加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
脂肪对血压的影响:超重或肥胖与高血压增加患高血压的风险。
6肾移植本身的因素
药物:抗排斥药物药物的变化会引起的血压升高,造成血压波动。
易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A、他克莫司(FK)、西罗莫司。
移植肾功能的变化:急性或慢性排斥反应及其他因素对的移植肾功能损害都可以造成血压波动。
移植肾血管的变化:血管狭窄,造成血压升高。
肾移植后高血压对肾移植者有哪些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肾移植受者(带功能肾)死亡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而肾移植后的高血压是肾移植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最最主要的危险因素,约占90%。
肾移植术后血压升高会致心、脑及全身各部位血管并发症的风险显著升高,并可直接导致移植肾动脉损伤,影响移植肾功能,甚至致移植物功能丧失。
高血压可以导致全身血管和脏器的损伤:
高血压损害肾脏大血管和肾小球微血管网,导致肾功能恶化;
高血压损害脑血管,引起脑卒中(脑出血或脑梗塞);
高血压损害心血管,心脏血管狭窄、缺血,导致冠心病、心功能衰竭、甚至心源性猝死;
高血压广泛损害全身血管,全身血管硬化或破损,可导致视网膜疾病而失明、外周动脉血管狭窄缺血而坏疽、缺血性肠病、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等。
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增高10mmHg,肾移植病人的死亡风险就会增加18%。因此控制好您的血压可以延缓肾功能衰竭,避免再次透析和再次移植的风险,同时也可以避免和延迟这种疾病对心脏和大脑的损伤。
高血压是怎样破坏血管引起器官损伤的?
高血压时血流对血管的冲击会损坏动脉血管内膜。血管内膜损坏、出现小裂口后,胆固醇就会轻松进入血管内膜和血管中层之间,逐渐就形成动脉硬化。
高血压造成的危害实质是各部位血管损害后继发的表现。
血管: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硬化会导致冠心病、心肌梗塞、心功能衰竭。
颈动脉或颅内动脉硬化斑块脱落或动脉闭塞会导致脑梗死。
颅内动脉硬化、动脉破裂会导致脑出血。
下肢动脉因粥样硬化发生狭窄或闭塞时,可出现间歇性跛行,严重者可有下肢静息痛,甚至溃疡或坏疽,有些患者需要截肢。
阴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狭窄或闭塞会导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还有一种要命的病是由于血流压力太高导致主动脉内膜撕裂,形成血管壁内血肿的主动脉夹层。典型者可表现为突发的胸腹部撕裂样剧痛,病情非常凶险,可伴休克,甚至猝死。
肾脏:长期高血压使肾小球内压力增高,造成肾小球损害和肾微小动脉病变,一般在高血压持续10~15年后出现肾损害,肾功能减退,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肾衰竭。
眼:高血压可损害眼底动脉、视网膜、视神经,造成眼底视网膜小动脉硬化、视网膜出血和渗出、视网膜中央动脉或静脉阻塞、视乳头水肿萎缩、黄斑变性等,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失明。
没有血管健康就没有生命健康,高血压会破坏全身血管,因而是生命健康的大敌。
肾移植术后高血压如何治疗?(有关高血压的治疗问题请继续阅读之后的详细内容)
肾移植术后血压尽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90mmHg),有助于提高移植肾的长期存活率。
降压药是治疗高血压首选,根据血压的水平和具体情况可选择一种甚至几种药物联合使用,必要时可酌情增加利尿剂,以增强降压药的降压效果。
调整免疫抑制剂的剂量甚至转换免疫抑制剂的种类,如减少糖皮质激素的剂量也有助于更好控制血压。
非药物治疗也很重要,如增加运动、控制体重、戒烟、低盐饮食等均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百龄肾友豪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