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学、卫生、医疗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的提高,人类寿命在不断的延长,脑血管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有不少老年人平时身体还挺壮实,却突然因患脑中风等病卧床不起,痛苦万分,给晚年的家庭生活蒙上一层阴影。这固然与身体状况和遗传因素有关,更重要的是与预防保健及正确的治疗早期先兆病有关。那么,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下面请听医院专家讲解这方面的知识。
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一、不可干预防的危险因素,即不能控制和治疗的危险因素。例如,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加1倍以上;男性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度较女性高;家族中有脑血管疾病的人,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明显升高;黑人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种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脑血管病发生率也明显较高。
二、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是指可以控制或治疗的危险因素。这是控制脑血管病的重点,主要包括:
1、高血压:大约60%的脑血管病患者是由高血压病所致。高血压病人群的脑血管病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3—6倍。成年人至少每2年测1次血压,老年人更应该加强监测。血压应维持在小于/90mmHg。有糖尿病的患者,血压更应该控制在小于/80mmHg。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血糖增高的患者,应通过控制饮食、体育锻炼或药物的方法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高血脂:胆固醇水平增高的患者,发生脑血管病的危险性大。如血脂增高,应通过控制脂肪摄入、体育锻炼或药物治疗降低血脂。
4、心脏病:各种心脏病,如心房颤动、心瓣膜病、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增加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通常情况下,患有上述疾病时,应口服抗栓药物,以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
5、吸烟:吸烟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吸烟的量成正比,最高可达不吸烟人群的6倍。戒烟后2年,卒中的危险性即大幅度下降;5年后与不吸烟人群已无明显差异。
6、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增加脑血管病发生的风险,适当饮酒可能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成年男性每天饮酒量应不超过1两白酒,成年女性不超过半两白酒。
7、饮食:长期嗜盐、高胆固醇饮食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而饮食中富含水果和蔬菜,同时减少钠且增加钾的摄入,则可降低脑血管病的发生危险。因此,每天应至少吃5种以上的水果或蔬菜,每天摄取钠应小于2.3克,钾大于4.7克。
8、肥胖:长期缺乏锻炼、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的患者易发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从而增加了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因此,每天至少适度锻炼30分钟,可以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
控制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以上就医院专家的详细讲解,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专家特别提醒,为了让大家避免患脑血管病,一定要了解以上专家的介绍。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北京有哪些白癜风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hl/1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