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条河流,人体中密布的一条条血管就是一条条小小的支流。如果小支流堵塞了,意味着大河流很难有新鲜的水源补充,那么人体的健康就会受到危害。也许很多老年人正受心脑疾病的困扰,那什么是心脑血管疾病,怎么预防?一医院心脑血管医生黄又凯是怎么说的?
黄又凯黄又凯,副主任医师,医院内科主任,毕业于昆明医学院,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致力于老年性疾病的研究及治疗,特别擅长心脑血管病和代谢性疾病的治疗,深受本地区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得到社会的认可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和经验总结先后发表在省级和国家级医学刊物上共10余篇,获优秀论文奖6篇。
先来认识一下心脑血管疾病的症状
脑血管疾病症状突然面瘫、上下肢无力,尤其是一侧
突然言语、意识或理解力障碍
突然头晕平衡障碍、行走困难
突然单侧或双侧失明
心血管疾病症状心悸、气短、端坐呼吸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胸骨后的压迫性或紧缩性疼痛
后背痛等
谁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进而影响心脏和脑部供血。
血液粘稠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液流速会减慢,血黏度迅速升高,造成心脑供血不足。
吸烟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黏滞因素的升高。
酗酒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液中血小板增加,进而导致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使心脑血管病更容易发生。
糖尿病糖尿病是心脏病或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糖尿病病情进展,会逐渐出现各类心脑血管并发症。
其它如肥胖、胰岛素抵抗、年龄增长、性别(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种族、遗传等都是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危险因素。
黄又凯医生提醒:“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心脑血管疾病,如果想要防止疾病严重,促进身体健康,最重要的就是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通过好的生活作风,好习惯养成来维持健康,这样才能够让心脑血管系统保持良好状态。”
那么,想要避免心脑血管疾病出现,注意哪些问题有必要呢?
及时补充水分,每天充足饮水量,通过这种方式稀释血液,降低血液粘稠度,才能够让血液及时输送到身体需要的每个部位;控制好情绪,通过保持良好心态,控制个人情绪这种方式来让自己保持健康,这样才能够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作息保持规律,通过保证作息规律,睡眠时间充足来维持健康,通常可以降低疾病的患病率,才能够保持身体良好状态。
最后,医院心脑血管医生黄又凯提醒大家,出现发病前兆时一定要尽早就医、及时治疗,预后才会更好,同时一定要控制血压,合理饮食,保持良好情绪、规律运动。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