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卒中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于6月23日-25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众多从事脑血管病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临床医生,一场脑血管病的学术盛宴如期与大家见面了。23日上午无症状性脑血管病管理论坛火爆开场,尽管室外下着瓢泼大雨,但会场内依然气氛热烈,全场座无虚席,大家都表现出了极高的求知欲。论坛上多位专家就无症状性脑血管病管理方面的进展做了精彩的报告。我们精选了一部分精彩报告与大家分享。
无症状性脑血管病需要他汀治疗吗?(DavidWang教授美国伊利诺斯州碧城OSF卒中网主任)
DavidWang教授首先从什么是无症状性脑血管病讲起。通常意义上的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包括无症状性脑梗死(SBI)、推测为血管源性的白质损害(在MRI图像中表现为白质高信号,WMH)、脑微出血(CMB)。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在不同人群中的患病率差异较大,总体上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无症状性脑血管病的患病率远远高于有症状性卒中,如此高的患病率使其成为脑部影像学检查最为常见的偶然发现。
那么,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否真的无症状或无害呢?
DavidWang教授明确指出,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并非无害。研究显示,SBI是将来发生卒中的独立预测因素,WMH与将来的卒中风险显著相关,CMB亦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SBI、WMH、CMB的表现不仅与标准化检查发现的轻微认知和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减退、步态异常等相关,还与未来的卒中密切相关。因此,称呼无症状性脑血管病为“隐匿性脑血管病”或许更合适。
无症状性脑血管病的卒中预防属于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
AHA/ASA科学声明指出,目前尚未专门针对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患者卒中预防进行过随机对照试验,SBI、WMH、CMB均是卒中一级预防的指征。那么,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是否需要他汀治疗呢?中外血脂指南明确指出,应根据风险评估,进行危险分层,尽早识别目标患者,是他汀治疗决策的基础。虽然各大指南的风险评估工具未纳入无症状性脑血管病,但也应意识这类患者未来发生卒中的风险较高,并且在启动他汀治疗时最好考虑到这一点。
当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有症状的卒中时,又该怎样进行他汀治疗呢?
指南明确指出,如发生有症状的缺血性卒中时已服用他汀的患者,在急性期应继续他汀治疗,缺血性卒中发生前未服用他汀的患者,卒中发生后建议早期启动他汀治疗。他汀对于卒中患者中的心血管获益已在多项研究中得到证实。因而,当无症状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生有症状的缺血性卒中时,院内治疗应尽早启动高强度他汀。
通过DavidWang教授的精彩讲解,我们对无症状性脑血管病及该类患者的他汀治疗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hl/22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