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其危害一点也不亚于癌症。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我国每年有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夏季心脑血管病人尤其要注意千万别做下面几件事01
不要猛回头
临床数据显示,颈动脉狭窄、斑块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发病原因。尤其在夏季,人体很容易出现血容量不足、血液黏稠度高的情况。猛回头这一动作,可能造成颈动脉内不稳定的斑块“受刺激”脱落,会给心脑血管带来重创,引发心梗、脑梗,甚至可能威胁生命。
建议:生活中不要猛回头,除此之外,在运动上不宜做突发力运动,比如打羽毛球、篮球及突然性起床等。四十岁以上、高血脂、血压不稳的人对此要尤为注意。
02
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
炎热天气,不少人都会长时间身处温度过低的空调房,乍一出门到高温的环境中,温差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急剧收缩或扩张,引起血液循环障碍,诱发心梗或脑梗。
建议:夏季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室内温度调节在26°C,室内外温差控制在6-8°C。有心脑血管病史的老人应注意适当减少户外活动,多在室内休息,且午睡一小时,以补充晚间睡眠的不足。
03
不要晨练太早
在夏天,老年人宜静养为主,忌运动过量。很多老人夏季起床特别早,就想趁天凉快,去晨练,但是在夏天,这很有可能带来致命风险。据调查显示,70%-80%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都是在早晨6-10时,这段时间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病的好发时间。
建议:锻炼应尽量避开这段时间。与此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尤其避免去温度高、湿度大、人口稠密的地方;外出时穿着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戴遮阳帽或撑遮阳伞。
04
忌饮食油腻
夏天到了,人体水分流失严重,不少家庭为了弥补损失的体液,会选择高营养、高脂肪的营养汤类,这对心脑血管患者是相当危险的;夏天的晚上小龙虾、烤串、夜啤等各式各样重口味的美食全面袭来,这些重口味美食辛辣更是非常油腻,经常吃会血液黏稠,容易形成血栓;若是出现脑血管堵塞,情况严重时,还会导致偏瘫。
建议:夏季饮食以清淡质软、易于消化的食物为主。要注意平衡饮食,限制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及豆类食品。要特别注意饮食卫生,少吃大牌档、冷饮,以免发生腹泻,导致体内电解质紊乱,诱发心脏不适。
05
运动后不要猛喝冷饮
运动后猛喝冷饮,当心猝死!有些人运动出汗后喜欢喝冷饮来降温,虽然这会带来短暂的舒适,但对身体负担极大。因为在剧烈运动后,心跳加速、毛细血管扩张,进而造成血压低、大脑供血不足。如果马上喝冷饮,会造成血管迅速收缩,心脏、大脑等脏器的耗氧量加剧,引起血压波动,严重的会引发猝死。
建议:夏季剧烈运动过后要缓步走一走,平稳一下情绪和身体机能,然后适量补充一些淡盐水。千万不能立即停下来休息,大量饮水,不能马上洗澡、游泳、吹风或吹空调等。
06
午饭后不要立即睡觉
午饭后立即睡,当心脑中风!老年人夏天多有午睡的习惯,但午饭后立即午睡,大量的血液流向了消化道,血压及大脑供氧及营养明显下降;再加上静卧不动,可能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而发生脑中风。
建议:适当的午睡时间和入睡时间对人体健康有益,午睡时长30分钟为宜,可在午餐后休息散步片刻后再午睡。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