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以后,天气的逐渐变冷,心脑血管疾病开始进入高发季节。许多老年人主动找医生咨询,了解正确的保健知识及应对办法。
近一段时间以来,医院就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比平时明显增加,患者大多集中在70岁到80岁之间。大家都知道,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在天气迅速转冷时,心脑血管病患者如何正确保健安全过冬?专家为您提出了10条保健方法。
注意保暖
血管尤其是冠状动脉冬季寒冷时容易收缩、痉挛,供血不足,并可能导致栓塞。建议室内温度最好在18~25℃,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房间要经常通风。贴身衣物以纯棉布为宜,鞋袜宜保暖透气、吸湿性好,鞋底要防滑,脚暖则一身皆暖。
不宜晨练
每天上午6~12时是冠心病患者出现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高发时段,因此冠心病患者晨起时突然大幅度锻炼,神经兴奋性突然增高,极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进补要适度
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可食用鸭肉或鹅肉,含的脂肪很接近橄榄油,有益心血管健康。
心态平衡
冬季日照减少,易引发抑郁症,情绪低落,无精打采,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更为不利。另外,情绪激动是心脑血管病的大忌,冠心病高血脂患者尤其要放宽胸怀,不要让情绪起伏太大。
适当锻炼
心脑血管病患者可适当运动,相反运动量减少也会造成血流缓慢,血脂升高。因此建议选择下午进行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
洗澡要特别注意
不要在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洗澡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造成心脑缺血,诱发心脏病。
辨别发病征兆
老年人如出现头疼、呕吐、肢体出现麻木、活动障碍,胸闷、胸痛、牙痛、左上肢麻木等,都可能是心脑血管发病的前兆。
保持大便通畅
排便过于用力会使腹内压力增高,回心血流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容易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应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调整饮食结构
冬季喝水较少,容易使血液浓缩,加重心脏负担。冠心病患者在寒冷季节要多喝开水,多吃一些容易消化和富含营养的清淡食物。比如,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补充人体所需要的维生素和纤维。吃些高蛋白低脂食物,如:鱼、虾、肉制品。多吃洋葱,降脂降粘,熟吃凉拌都可以。
随身携带保健药盒
冠心病、高血压是一种慢性器质性疾病,目前还无法根治。老人应准备保健药盒随身携带,用于治疗心绞痛、心肌梗死、高血压的疗效确切的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消心痛、麝香保心丸、速效救心丸、硝苯地平缓释片等。
朝阳亚历山大健康管理中心10月8日起推出
“一卡在手,健康无忧”活动。
活动内容:
1.百余个体检项目CT、DR、彩超、肿瘤筛查、血项化验……天不限次数任意体检
2.全年理疗卡、千元大礼包(榨汁机、挂烫机、精美茶具……)免费送送送
3.绿色就医通道让您看病无忧
综上多重惊喜只需元
健康---
赞赏
长按北京权威的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费用要多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19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