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出生的老教授张天平,精神抖擞,神采奕奕,丝毫看不出他已是一位80岁高龄的老人。从医56年,医院心内科专家教授,他精于心、肾、消化内科及急症,深得市民及领导的信任与爱戴,医院第一任心内科主任,当之无愧的心内科学科带头人。

初见张天平教授,正在给患者看病的他,分析病症条理清晰、思维敏捷,幽默的话语、专业的医术让前来看病的患者打消了紧张的情绪。

  年,医院的张天平被分配到医院大内科,从此开始了为之奋斗一生的医学生涯。从只有毫安的小X光机器、A型超生多普勒仪器到B型超生多普勒仪器再到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时代,张天平感叹医疗设备仪器的更新换代发展之快。

“过去,从医条件差,设备仪器没有那么发达,诊断患者病症准确率低,八分靠仪器判断,二分靠临床经验。而如今,医疗设备先进,病症判断精准,可达到%,这不仅让医生对症诊治有极大的帮助,更让患者少走冤枉路,避免耽误治疗。”张天平说道。

  年退休的张天平,被医院返聘担任心内科专家。今年是他在急诊部门开设专家门诊的第20个年头。从大内科细分到心内科,医院心内科科室分类越来越细化,医生诊治方法也越来越专业。这不仅是医生个人素质的提升,也反映出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节节攀升。而更医院环境的变化。“年我参加工作,一栋三层的小楼,只有48张床位,而且经常住不满。对于当时老百姓来说,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来医院看病是一件‘大事’。后来,松原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医院扩建盖起了新的门诊部与住院处,医院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张,增添新的医疗设备,国家又出台医疗保障政策,方便于百姓看病、治病。”张天平回忆道。

  一辈子专注于一件事,潜心钻研,把自身的爱与热奉献给更多需要他的病患,是张天平身为医者的终身使命。

  张天平在学术研究上造诣精深,先后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55篇(含国家级16篇)。6次参加国家级学术交流。3篇国际学术交流。9项获院新技术奖。年研创“徒手胸外肺心同步按压复苏法”在99年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并收录于《世界知名医家获奖成果精选》。张天平的方法属举世首创,通过一次压胸完成心脏挤压及人工呼吸的双重作用。

作为松原医学界的“常青藤”,不仅医学造诣精深,而且在松原乒乓球界也是佼佼者。他认为,人保持健康最重要的是身心愉悦、加强运动,这是让他在80岁高龄,依旧可以叱咤松原乒坛的秘诀。张天平说他目前平只有一个愿望,希望争做中国医学史上开诊看病时间最长的人,他要用自己的一生去见证我市医疗卫生事业的变迁与发展。

  今年,医院又搬新址,占地面积达2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5.56万平方米,建筑物由门急诊楼、医技楼、住院处、传染病房楼、医院综合楼(建筑面积达平方米)、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综合楼组成,编制床位张,门急诊综合楼设计床位张,其中松原市医院编制床位张。先进的医疗设备,更好的医疗环境,致力于成为吉林省高水平的医疗中心、医学研究中心和临床医生培养基地,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

来源┃松原晨讯编辑┃马泰记者┃何静楠

感谢您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23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