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以后,气温逐渐下降,血管收缩变细,容易引起心脑供血不足。秋季天气干燥,如果日常补水不充足,也很容易导致血液黏稠度过高,进而使血液流通不畅,使血管堵塞。所以秋季也需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血管最怕堵血管如同水管,血液中的“水垢”是指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它们在血管壁上越积越多,形成如同黄色小米粥样的斑块。久而久之,使血管壁弹力下降,血液流动受阻,最终因缺血而引起心脑血管病。血管堵塞最主要的征兆:1、突发胸闷,警惕肺动脉栓塞。长时间坐着或卧床后站起活动时,突然感觉胸闷气紧,甚至一下子晕倒,要警惕可能是下肢静脉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导致的肺动脉栓塞。2、胸痛,可能是冠心病、心梗。冠状动脉是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如果发生了堵塞、狭窄,心脏供血就会受到限制,缺血严重便会产生胸痛。如果持续性胸痛15~20分钟以上心肌就会坏死,即心肌梗死。3、一侧肢体无力,当心中风。突然发生的一侧肢体(包括上肢和下肢)无力,提示脑动脉或颈动脉发生了堵塞。同时还可能伴有说话口齿不清,一侧口眼歪斜、视物模糊等表现。4、水肿、尿量改变,提示肾动脉堵塞。如果斑块产生在肾动脉,就可能使肾脏动脉血液供应减少,甚至影响肾功能,产生乏力、食欲下降、尿量改变、肢体水肿等症状。5、走路腿疼,下肢动脉堵塞。下肢血管缺血时,行走时可能腿部疼痛,休息后可缓解,再次行走疼痛又出现,医学术语称为“间歇性跛行”。6、脉搏减弱、血压低,上肢动脉堵塞。上肢动脉要是堵了,会产生一侧或双侧动脉搏动减弱,手臂血压降低,严重时上肢还会主动“窃取”大脑的血液,导致大脑缺血,产生头晕、站立不稳的症状。7、下肢不对称水肿,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如果发现两只脚或两条腿水肿的程度不一致,或是一侧不肿另一侧肿,往往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征象。黄芪山楂饮,益气活血国家级名老中医郭维琴曾在BTV养生节目中推荐过一道黄芪山楂饮,堪称防治心血管病的良药,制作简单,给大家分享一下::黄芪20克,山楂10克:用水冲洗干净后,放入保温杯,用沸水毫升冲泡,半小时后即可饮用。服完可再再加沸水,共可冲泡两次。黄芪,补气之王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清朝绣宫内称其为“补气诸药之最”。民间也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用黄芪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表明:黄芪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蛋白尿,增强心肌收缩力,调节血糖含量。黄芪不仅能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而且能够延缓细胞衰老的进程。山楂,活血化瘀山楂,是传统中药之一,也是人们熟悉的健胃消食食物。山楂还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同时也是健脾开胃、消食化滞、活血化痰的良药,对胸膈脾满、疝气、血瘀、闭经等症有很好的疗效。黄芪是补气之最,人体气力足后就会加速血液运行,再配合活血化瘀的山楂,二者相加,可以起到更好的益气活血的作用!非常适合秋天饮用。适用人群尤其适宜于:1、气虚型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慢性病患者;2、久坐久视,脑力体力消耗大,易感冒,脂质代谢异常,脂肪肝等人群。一般人群也可以常服,能够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注意事项1、宜白天服用,睡前少服。2、不同的季节配伍不同:春夏季节加生姜10克,秋冬季节加枸杞10克。喜欢蜂蜜的人群可以在泡好后加入蜂蜜10克。3、宜保温杯泡服,不宜煎煮,让有效成分慢慢溶解。泡此中药茶饮,关键之处在于闷泡。4、孕妇、儿童、胃酸分泌过多者、病后体虚及患牙病者不宜食用山楂。5、从体质上来讲,黄芪偏适合脾湿气虚的人,而这类人往往是虚胖,针对于阴虚火旺的人、容易上火的人、肝火旺盛的人,阳气亢盛的人是不能随意喝的。相关声明:1.本文综合自BTV养生堂、脉脉养生、医院黄世敬等,版权归相关人员所有,本文仅作交流分享,意在传播积极健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学习,如有不妥请联系我们。2.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4.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猜您还想看速效救心丸的13个新用法,99%的人不知道这些急救穴,即使用不上,也一定要知道!建议收藏头痛眩晕可能是脑血管“崩溃”前兆弘国医济世奉仁德待人捍卫原版中医我们恭候您的到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