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脊柱疾病之一。主要是因为椎间盘各组成部分(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尤其是髓核,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侧)方或椎管内,从而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和脊髓等受到刺激或压迫,产生颈、肩、腰腿痛,麻木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疾病原因:
2.腰姿不当,当腰部处于屈曲位时,如突然加以旋转则易诱发髓核突出
3.突然负重,在未有充分准备时,突然使腰部负荷增加,易引起髓核突出。
4.腰部外伤,急性外伤时可波及纤维环、软骨板等结构,而
促使已退变的髓核突出。
5.职业因素,如汽车驾驶员长期处于坐位和颠簸状态,易诱发椎间盘突出。
主要症状:
1、腰痛症状:90%以上的患者均有这种表现。其疼痛范围主要是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持久性的钝痛最为常见。平卧位时疼痛可减轻,站立位及坐位时,这种疼痛可以加重。
2、下肢放射痛症状:可以沿着下腰部、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前或后外侧至足跟。疼痛性质以放射性刺痛为主。下肢放射痛可以先于腰痛发生,亦可能在腰痛症状出现后出现,这两种情况因人而异。
3、下肢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症状:由于神经根[2]的损害,导致了其支配的体感区的感觉及运动功能减弱甚至丧失。常见表现有:皮肤麻木、发凉、皮温下降等等,严重时出现肌肉萎缩甚至肌肉瘫痪。
4、马尾神经症状:这类症状表现为会阴部麻木刺痛,排尿无力,排便失禁等。
并发症
1.骨质增生:反复腰痛且腰痛时间久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就会合并有关节的退变和骨质增生。一方面是退变致使椎间盘松弛、腰椎间歇变窄。另一方面关节突的骨质增生会导致椎间孔进一步狭窄,从而增加神经根受压。
2.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骨赘。骨赘多出现在退变椎间盘的边缘。而若在椎间孔的骨赘以及后纵韧带的较大骨赘就会压迫到神经根进而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3.腰椎滑脱症:腰椎间盘突出的退变会导致腰椎不稳和关节突出现骨关节炎。而这两者都是腰椎滑脱症的主要原因。
4.腰椎不稳:腰椎的三关节复合体中的椎间盘的后关节退变,不能维持脊柱的稳定,而椎体和关节都会出现增生,最后就会导致纤维性或是骨性强直。所以说腰椎不稳时退变的一个阶段。
5.腰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会造成的椎间隙狭窄、纤维环松弛后突、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和椎间关节的骨质增生都可造成椎管变小,这就会使原来较小的椎管持续狭窄。患者就会出现长期的腰痛、腰酸,进而出现间歇性跛行
影像检查:
1.CT扫描:CT对于测定椎管的形态和管径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于椎管狭窄症的诊断优于其他各种检查方法,对于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法帮助很大。
2.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即MRI):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一种无伤害性的多平面成像检查方法,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精确率高于CT检查。其影像十分清晰,并无放射危害。是如今新型的高效检查方法,但检查费用极高。
治疗方法:
1.介入疗法:介入治疗包括:胶原酶溶解术、臭氧注射、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超低温消融
椎间盘突出症
介入疗法中,药物化学溶解突出的髓核,该疗法已有30年历史,其本质是化学药物与椎间盘组织发生反应,使椎间盘中压迫神经的组织溶解、吸收、排出而消除压迫症状。初的药物是木瓜酶,因起临床副作用较大,现已淘汰,60年代美国学者提出用胶原酶注射治疗椎间盘突出,年进行胶原酶制剂药理研究,研究证明胶原酶在生理酸碱度和温度能选者性的水解椎间盘内的结构胶原蛋白结构(在椎间盘中约占纤维环干重50/,占髓核干重20/-30),当腰椎间盘水分随着年龄因素含量下降,相应的胶原蛋白含量增加。
2.微创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微创术,包括
1)经皮穿刺低温等离子髓核成形术;
2)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消融术;
3)经皮穿刺激光汽化椎间盘减压术;
4)经皮穿刺臭氧髓核消融术;
医院始建于年,是晋中市卫计委批准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医院。特色科室有神经内科,疼痛科,中医科,医学影像科。年率先在山西首家开展的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治疗三叉神经痛。开展射频热凝联合三氧介入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三氧自体回输治疗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并发症,重症肌无力,帕金森。重点技术有脑血管病针灸康复,超声可视化结合电刺激引导肉毒毒素注射治疗痉挛性偏瘫和面肌痉挛,超声可视化引导下介入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肌筋膜综合征,肩周炎等顽固性疼痛。医学影像科(超声):颈动脉超声联合彩色经颅多谱勒脑超(TCD)开展了脑卒中筛查,可实时观察颈动脉和脑动脉斑块,狭窄、闭塞,对脑卒中防治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wh/23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