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内动脉闭塞(ICAO)是引起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通常认为闭塞时间超过4周称为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OICA)。亚洲人群患有颅内血管狭窄和闭塞比美洲更为普遍,理论上讲我国ICAO的发生率更高。
COICA患者临床表现
COICA患者的症状变异巨大,74%~94%的COICA患者通常无症状,6%~26%的患者出现病变同侧缺血性卒中,这部分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结局同样存在差异。COICA分类
根据颈内动脉(ICA)的闭塞情况,研究人员将COICA分为以下四型。
A型闭塞指ICA近端为锥形闭塞且留有空腔;B型闭塞指ICA近端为非锥形闭塞且留有空腔。A型和B型闭塞都有来自其侧支循环或ICA床突上段的逆行血流,出现海绵窦段或岩骨段血管的重构。
C型和D型闭塞指ICA近端完全闭塞,颈总动脉(CCA)直接延续为颈外动脉(ECA)。C型闭塞存在海绵窦段或岩骨段血管重构,D型闭塞则不存在。
以上四种类型相比,A型和B型闭塞的再通成功率较高,并发症发生率低,更适合手术治疗。
影像学检查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超声可以作为颈动脉疾病的筛查工具,在判断管腔内容物性质以及管壁结构的完整性有优势,但仅能探测至颈段近端血管,对远端及颅内血管无法辨别。
CTA的准确度仅次于DSA,能够较清晰地获得闭塞长度及一级代偿情况,甚至对闭塞血管的走形判断优于DSA,临床应用广泛。
头颈部MRA虽无辐射性损害,但检查时间较长,常有夸大狭窄程度的倾向,准确度不高。
DSA是诊断COICA的"金标准",对于判断闭塞血管的长度、闭塞残端形态、远端反流情况、代偿情况以及血流速度等有明显优势。
COICA治疗
COICA的治疗包括药物、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经皮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及血管成形术、复合手术,以及颅内外血管搭桥术(EI-CI)。
药物治疗
COICA患者多无症状,且ICA闭塞较稳定,发生自发再通的概率较小,目前抗血小板药物联合他汀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方案。
国内专家建议,对于无症状者,如果存在"高血压病、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等高危因素,应积极调整生活方式,必要时降脂治疗。对于有症状者,应积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降脂治疗,同时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无禁忌的情况下建议于发病3个月内进行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之后长期单药抗血小板治疗。
尽管COICA患者接受了强效的药物治疗,但其年卒中发生率可达到6%~20%。总体来说,药物治疗不够全面,仅会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
CEA治疗COICA曾经是一种相对合理的手术方式,然而有研究报告,CEA治疗后再通成功率仅41%,成功开通闭塞段具有一定难度。
CEA以反流血到达颅底的COICA为适应证,对于病变局限于颈内动脉起始段的患者,国内专家建议行单纯CEA治疗。
颅内外血管搭桥术(EI-CI)
既往少数非随机对照研究表明,EI-CI治疗结果较为乐观。不过,COSS等研究显示,EI-CI治疗并不能明显降低病变同侧大脑半球复发性缺血性卒中风险。
国内专家建议,对于存在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药物治疗无效的COICA患者,可尝试搭桥治疗,但效果不确切,且应在有搭桥资质的中心由经验丰富的医生开展。
血管内介入治疗(EI)
近年来,随着血管内介入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EI治疗COICA的有效性,逐渐取代上述两种手术方式。与CEA相比,EI不局限于颈内动脉颅外段,对颅内段病变同样适用,置入支架被认为是治疗复杂性血栓的最有效方法。
国内专家共识认为,对于闭塞远端在床突段及以上的非局限闭塞、无血流动力学障碍的COICA,不建议EI治疗;对于闭塞段在床突段及以上的局限闭塞或床突段以下的长节段闭塞,经评估介入成功率高的患者,可尝试EI治疗。
复合手术
传统方式包括CEA以及血管内成形术。我国专家建议,岩骨段以上的长节段闭塞,可考虑复合手术或单纯介入治疗;对于闭塞段在岩骨段以下者,CEA联合取栓球囊导管治疗,成功率较高且较为安全。
综上所述,对于慢性颈内动脉闭塞行手术治疗者,再通手术应该作为主要的外科治疗策略。研究人员已证明,EI-CI是一种无效的手术方式,血管内介入、CEA以及复合手术可在符合条件的患者中进行。随着手术治疗的进步以及新型材料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可能会逐渐增高。目前复合手术治疗可能更代表当前趋势,成功的血管再通可减少缺血性事件,并且预防其发生发展。
来源许子威,张颖影.慢性颈内动脉闭塞治疗研究进展.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37(7):-.End-「有用就扩散」
来源|好医师[ID:haoyishi]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大家都在看
颈动脉彩超可有效避免脑中风
发现颈动脉斑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颈动脉狭窄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
脑血管体检项目,别忘了颈动脉斑块筛查
一文读懂颈动脉解剖、颈动脉超声及颈动脉斑块
柳叶刀:除了狭窄程度,颈动脉斑块还有这些“看点”!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HAOYISHENG》为旗下超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
qq.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wh/2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