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有高血压的人来说,在把血压控制达标的基础上,避免高血压对全身多器官的损害、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才是终极的治疗目标,而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的形成与发展,且这些病变的发生有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能否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非常关键,这与有高血压的人重视程度密切相关。张先生高血压十多年,与他患病年限相近的很多人都查出了颈动脉斑块、肾损害以及轻重不等的心脑血管病,但张先生却在这些方面基本没有损害发生,他是如何做到的呢?或许他这些年的一些做法能为更多有高血压的人一些帮助。血压控制早达标张先生诊断出高血压时刚四十多岁,血压/95mmHg上下,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在是否需要服用降压药上犹豫不决,在尽可能改变生活方式如饮食清淡少吃盐、避免久坐多运动等的基础上,开始小剂量服用降压药,多年来血压基础控制在/80mmHg左右。人体的理想血压为/80mmHg以下,超过此值即会对血管产生微损伤,一旦有高血压的发生即表明机体自身血压调节机制障碍且会持续存在,需要采取积极措施予以改善。虽然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可以起到一定作用,但生活细节变化的不确定性会使干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不稳定性,及时借助降压药的帮助可以持续稳定地达到强化降压的目的。临床实践证实:对于高血压的控制,越早进行强化治疗、血压控制达标的年限越长,对血管的保护成效越大,有高血压的人获益也将会达到最大化。血糖血脂多检测张先生在经常监测血压的同时,很注重对血糖、血脂的检查,十多年来血糖虽然较从前有所升高,比如空腹血糖从4.8mmol/L到如今的5.6mmol/L,但未曾超过6.1mmol/L正常值的上限,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也始终控制在了2.6mmol/L以下。有高血压的人通常机体各项代谢容易发生异常,且随着患病年限的增长,糖脂代谢紊乱常会同时发生,临床上约有一半以上的人会同时发生糖尿病、血脂升高。而血糖的升高与高血压一样会对血管造成损伤,尤其是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超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中起着更为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高血压的人在血压控制达标的同时,必须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wh/2676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wh/26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