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据内外因分类
(一)外因
1、三高疾病: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增加酯质(胆固醇、甘油三酯)进入血管壁内的几率。
2、不良饮食习惯:进食过多高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饮食(如动物内脏、蛋黄、海黄,猪羊油等),易形成脉粥样硬化和斑块。
3、不良嗜好:吸烟、酗酒促进血管的损害。
4、不良生活习惯:熬夜,特别是超过夜12点以后,机体为适应“工作”需要,分泌应急激素(儿茶酚胺类)增加,长期如此,对心脏、血管产生很大损害。
(二)内因
1、血管壁清除残余酯质的酶功能先天性强弱是内在决定性因素。
2、血管内皮间隙大小的先天性差异。
3、随着年龄的增加,血管内皮受损、间隙增大,血管壁清除残余酯质的酶功能逐渐减弱所引起的综合效应,导致血管壁易产生斑块。
二、根据年龄因素分类
(一)老年(大约65岁以上)
由于年龄增大,机体细胞、组织衰老,导致血管内皮间隙增大、血管内酯质易于进入内膜下;同时因酶衰老、功能减退,对已外漏的酯质水解清除能力下降,从而在这“一多一少”的作用下,使老年人的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加速。
(二)中年(大约40至65岁)
一般情况下,中年人的血管结构和酶功能都比较正常,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均较轻,但如果合并有“三高”者(或仅有一高或二高),在其影响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其提前时间在10~20年不等。
(三)青年(大约20至40岁)
青年人因血管结构和酶的功能正常,绝大多数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但是有少数人因先天性遗传因素,其血管内皮间隙偏大、酶清除酯质功能偏低,因而即使在无“三高”、无不良饮食习惯、无不良生活习惯的情况下,仍可在很年青时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有的甚至还装了支架或搭了桥。
三、根据生理病理分类
(一)生理性
在青壮年期,血压正常,各器官供血正常,当进入老年期后,逐渐出现血压升高、血管硬化、斑块形成、并逐渐出现血管狭窄,组织器官供血不足者,属于生理性衰老所致。
(二)病理性
除上述生理性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以外,均为病理性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其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过多进食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酸饮食,嗜烟,嗜酒,长期过度熬夜,运动量过少等。
针对以上各种因素,首先必须做好病因治疗和不良嗜好、习惯的诫除(先天遗传性因素除外);同时完全可以用中药从硬化和斑块形成的病理角度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治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外伤白癜风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19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