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心梗、卒中、老年痴呆等病,是困扰中国老年人最多的心脑血管病。这些心脑慢病目前在我国造成的致残率和死亡率最高,已成为60岁以上人群的第一死因。由于往往需要终身治疗,治疗费用大,且易复发、并发症多,给家庭造成了严重的负担。

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泛指高脂血症、血液黏稠、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所导致的心脏、大脑及全身组织发生的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大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可致血管变窄、血流受阻、粥样斑块和血栓形成,在此基础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突发的预警症状

突然出现血压波动大,伴有头昏眼花、恶心呕吐、头痛;

突然出现一侧肢体发麻、无力,或口舌发麻;

突然出现性格改变,和(或)智力障碍;

突然出现一时性的视物不清或眼前发黑;

突发心慌、胸痛、气短或呼吸困难、胸闷或者胸前“难受感”;

突然发生原因不明的跌跤和昏倒等。

上述症状出现任何一条或以上,就要高度警惕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即使症状轻微或短暂发生后自行消失,也要及时就医,以免意外发生。

大部分的中老年人都会存在心脑血管疾病,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是非常恐惧的,生怕自己因为心脑血管疾病而突然丧命,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真的有这么大吗?

其实心脑血管疾病是真的有可能会使人猝死的,有大部分的老年人之所以会突然出现猝死的情况,都是因为心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部是人体的总司令,如果大脑出现了问题的话,那人即使是身体没有异常,也不能够再继续正常的生活,有些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会突然性的因为血栓而死亡。

心脑血管病属于终身性疾病,中医认为,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气滞血阻所致。

《素问·痿论》谓:“心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则谓:“诸血者皆属于心”。脉为血府,与心相连,使血畅流脉中,环周不休。若外感寒热,邪伤气血;或情志不和,气滞血阻;或生活失节,痰淤内生阻脉,或久病气弱,均可致使气血失衡。脉中血行受阻,淤阻脉道,则发胸痹心痛;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则发惊悸。

中医的优势是讲究望闻问切,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建议心脑血管患者采用中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法,及早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1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