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择二级预防药物,让患者全程获益。
年10月9日-11日,中国卒中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CSATISC)采用线下+线上的会议形式盛大召开。此次大会邀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站在更高更广视角上为临床医生带来脑血管病各学科进展和临床实用精华。
众所周知,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在中国,其已取代肿瘤成为居民首位死亡原因[1]。《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指出,我国脑卒中除了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等特点外,另外一高则是复发风险高,降低复发风险是缺血性脑卒中全程管理的关键,对卒中后患者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进行有效的二级预防至关重要,那么该如何做好药物选择和使用,实现二级预防降低复发风险的目标呢?
在10月10日的拜耳学术专场上,医院杜怡峰教授、医院医院许予明教授、南京大医院徐运教授就上述问题进行了分享。
No.1
快速强力起效,阿司匹林成为
卒中急性期抗血小板首选
对缺血性卒中患者,急性期每提前1分钟救治,可平均为患者挽回1.8天的健康生命[2]。年《中国脑血管病临床管理指南》指出,经初步快速评估确诊缺血性卒中的患者,需根据时间窗和适应证优先选择溶栓和血管内治疗,继而给予规范的综合治疗。如果无法实施或发病超过24小时,应直接进行综合治疗[3]。
抗血小板治疗是综合治疗的重要一环,选用的治疗药物需快速起效。现有抗血小板药物中,阿司匹林数分钟内即可起效,速度最快。目前国内外指南一致推荐,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应尽早给予以阿司匹林为基础的抗血小板治疗[4]。
图1:对总体人群和TIA/轻型卒中患者,阿司匹林都能持续显著降低卒中复发风险
年的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12项随机对照研究、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缺血性卒中患者,结果显示,在急性期阿司匹林可使总体卒中/TIA人群2周内卒中复发风险降低54%,其中TIA和轻型卒中人群风险可降低65%[5]。
No.2
从急性期到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治疗
应贯穿卒中管理全程
由于卒中患者的长期死亡率高,急性期存活患者仍需要有效二级预防,除管控血压、血脂、血糖等危险因素外,我国患者还需要提升对药物治疗的依从性,使以抗血小板治疗为主的规范化药物治疗贯穿卒中管理全程。
大型荟萃分析APTC纳入46项阿司匹林预防研究、例受试者,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可显著降低卒中和非致死性卒中风险,在心梗、血管性事件和全因死亡方面均有显著获益[6],该结论被多项真实世界研究所证实[7-9]。
图2:APTC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二级预防对卒中患者带来全面获益
此外中国卒中患者CYP2C19功能缺失(LOF)基因携带率高[10],影响氯吡格雷治疗的安全性,但阿司匹林疗效不受该基因多态性影响,且消化道出血、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时的消化道溃疡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氯吡格雷。因此阿司匹林二级预防推荐级别更高,成为卒中患者治疗全程抗血小板的基石[11-14]。
No.3
精准平稳安全,硝苯地平助力
卒中患者降压达标
高血压是卒中发病和复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年中国卒中疾病负担的横断面调查研究调查了48万余名成年人,调查显示我国卒中存活患者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达84.2%,是存活患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15],且卒中患者降压达标情况并不理想[16]。
国内外指南合并高血压卒中患者的降压目标值普遍定为/80mmHg以下,较普通高血压患者更加严格。但卒中患者的降压药物选择需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2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