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解热镇痛药,自面世以来已有“百年”的高龄了,也是很多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选”用药。最近过完六十大寿的高先生就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人员之一。
原来高先生是一位有冠心病的病人,所以有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习惯,并且还有一年体检一次的习惯。不想今年体医院的通知:查胃镜发现有胃溃疡。家人及时医院进行治疗。
住院后高先生觉得很害怕,明明自己的胃一直挺健康的,再加上饮食习惯规律,高油脂食物都很少食用,怎么会有胃溃疡?
正好高先生看到自己的病友群有人在讨论阿司匹林的危害,其中有一条消息在高先生眼里尤为瞩目——阿司匹林对身体最常见的危害是胃肠道出血。
上文提到,医院体检查出高先生有胃溃疡,而胃溃疡的出现严重破坏了高先生原本的好心情,导致他变得忧心忡忡,以至于他居然忘记按时服用阿司匹林。
当时值班的医护人员呼叫高先生却得不到回应,却发现高先生陷入昏迷的状态,医生果断决定抢救昏厥的高先生,最终在医生的及时抢救下,高先生重新拥有了健康的身体。
通过高先生的例子,大家会发现其实高先生对阿司匹林的服用方法存在误区,吃错了不仅没有效果还会伤身,不只是高先生,很多人都做错了,所以大家要引以为戒,并且需要对阿司匹林有正确的认知。
一,阿司匹林服用方法的常见误区,你知道几个?1.餐后服用,其实阿司匹林作为一种常见的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应用的次数非常频繁。它的剂型也很多,像栓剂,散剂,泡腾片等等,而在国内,阿司匹林肠溶片其实是一种应用范围最为广泛的剂型。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设计,其实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阿司匹林损伤胃肠道消化系统,所以服用阿司匹林的正确方式不是餐后服用,而是空腹服用。空腹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可以有效减少胃黏膜被伤害的次数,从而达到保护胃黏膜的目的。
2.认为有胃溃疡等胃病史的人群应该立即停用阿司匹林。上文高先生忘记服用阿司匹林的举动,其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立即停用,这是一个错误的举动,高先生本身有冠心病,医生嘱咐高先生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是为了防止高先生出现心梗等突发状况。
因为突然停止服用阿司匹林是一个很危险的事情,像存在心绞痛的冠心病的这部分人群如果在早期急性期就停用阿司匹林,心梗会再次复发,自体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的急性并发症会随之出现,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患者血液透析的问题。
所以有胃溃疡或者其他病史的人群应该遵从医嘱,避免出现突发意外。
3.用其他药物替代阿司匹林服用。首先目前没有研究表明有其他药物可以替代阿司匹林使用,再加上如果是溃疡出血的人群用其他药物替代阿司匹林,不仅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复发的可能性,而且会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情况!
那么到底哪个时间点服用阿司匹林更安全有效呢?下面带着大家来看一下。
二,阿司匹林,到底什么时间点服用更安全有效?服用阿司匹林的适应症虽然很广,但是不要自己乱吃药。像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早期,阿司匹林mg嚼服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死亡风险。
等到急性心梗的人群他们的病情逐渐达到稳定以后,阿司匹林需要长期坚持服用,但是在剂量方面会减少,没有多达mg。需要记住的一点是,阿司匹林要在医生的判断下服用,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阿司匹林的服用也存在风险。
在了解阿司匹林的剂量应用以后,对于如何服用有一个说法是夜间服用阿司匹林,因为这个时间段是血小板活跃和聚集度比较高的时间段,阿司匹林的血药浓度高峰在3-4小时之后可以发挥。
还有一种说法是早上服用阿司匹林,因为血液中的前列腺素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并且早上服用的话夜间会比白天水平高,就能达到血小板暂时聚集的作用,所以建议早上服用阿司匹林。
但其实两种说法都不是完全绝对的,早晚服用没有很大的差异,因为服用阿司匹林的时间段不是最需要重视的,重点在于长期坚持。
在这里要注意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合用的风险性:
比如与维生素B1一同服用会增加胃肠道的负担;
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溃疡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尤其是利尿剂和阿司匹林合用,会出现水杨酸中毒的情况;
所以阿司匹林的服用要遵从医生的用药处方进行,切忌胡乱合用!
三,注意!以下两类人,不建议吃阿司匹林!1.年龄大血管脆。70岁以上的老年人无论是否有血管疾病,血管的薄弱程度都要远远低于中年人,这是人的自然衰老使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血管会变得脆弱,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在这个时候服用阿司匹林无疑是加大血管的负重,可能会诱发心梗。
2.无心血管疾病。本身就没有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没有必要服用阿司匹林,医院查血,像血小板,红细胞等指标无异常才能服用,无心血管疾病的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严重的话可能会导致胃出血。
所以没有心血管病,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不建议吃阿司匹林!其实远远不止以上两个原因,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以及二级预防中的应用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需要明确的是,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应用是有前提的。一级预防指的是在疾病没有发生的情况下采取一定的措施,美国心血管病预防新指南指出,大部分人群不应该通过服用阿司匹林来进行一级预防,只有小部分人群可以通过阿司匹林来进行一级预防,像心血管疾病高危的人群,出血危险性低的50-70岁的人群,这些人群可以通过小剂量阿司匹林进行一级预防。
中国冠心病医疗结果评价和临床转化研究结果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在我国万成年人中占据9.5%,其中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使用率仅为2.4%,而他汀类药物仅仅为0.6%。所以小部分人群的一级预防其实做的还不到位。
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用药前提是医生必须权衡获益(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和风险(增加出血以及胃肠道的不适),综合评估该患者是否适合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像幽门螺杆菌阳性的病人一般建议先根治原有疾病之后,再进行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除了需要明确阿司匹林在一级预防中的用药前提以外,阿司匹林在二级预防中的重要作用也不可忽视。
二级预防指的是疾病已经发生的前提下,针对疾病的发展,复发做出的措施。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死亡率都呈现上升的趋势,所以预防措施的不及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如果在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前提下,身体各方面都符合阿司匹林的适应症,终生用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命,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四,阿司匹林的好与坏,建议您了解一下阿司匹林的好:其实不单单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阿司匹林还可以可作为新冠预防药物,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住院死亡风险,2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论文就有明确结论。
坏:阿司匹林并不是万能药,就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却中断用药对身体的影响来说,结果是比较危险的,而今年《JAMAInternalMedicine》刊登了一个结果,主要是探讨每日使用低剂量阿司匹林(mg/d),对健康老年人骨折或跌倒风险的影响。
结果显示:低剂量阿司匹林没有降低健康老年人骨折的风险,反而增加了严重跌倒的风险。
总而言之,用药有风险,阿司匹林并不是“灵丹妙药”,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如果在身体很健康的情况下滥用阿司匹林,可能会威胁自己的生命。
叁考资料:
[1]李小鹰,赵冬,施仲伟.再聚焦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临床证据[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1(04):-.
[2]左惠娟,邓利群.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的应用现状分析[J].心肺血管病杂志,,37(1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