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受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国家已发动全社会来抗击这场疫情,政府号召全国人民在防疫期间减少外出和聚会,全国人民都宅在家中预防肺炎。而对于一些脑血管病高风险人群,疫情下如何预防脑血管病成为重中之重。3月3号,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周佩洋做客襄阳之声《健康襄阳》“众志成城抗疫情”特别节目,讲解疫情下如何预防脑血管病。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周佩洋
现阶段全国人民都宅在家中预防新冠肺炎,容易出现长期久坐,睡眠不规律,进食不规律、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习惯。一些脑血管病高风险人群容易出现血液黏稠,生物钟紊乱,血脂增高,血糖血压不稳等情况,从而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风险,且现正值脑血管病高发季节,气温较低,在居家期间,尤其是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既往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需要做好脑血管病的防治。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由于一些群众缺乏对新冠肺炎的认识和了解,没有办法克制焦虑情绪。这种过度焦虑、恐惧、失眠,会造成人体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得高血压病,精神的重大刺激常常是脑卒中的重要诱因。
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副主任医师周佩洋建议,大家当下可以把精力放到更有价值、更有兴趣的事情上去:寻找令自身愉悦的方式,重视精神心理卫生,经常保持乐观的心理状态。
同时,襄阳人普遍口味较重,膳食过咸,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周佩洋医生建议广大市民,减少食盐与脂肪的摄入,防止“病从口入”。
有研究表明,脑梗死最易发生在天亮将起床时和刚刚起床后,因为此时血液黏滞度大,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有些老人为了减少起夜次数、睡好觉,晚饭后就开始控制饮水量,从而增加了血液黏滞度,也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周佩洋表示,市民在家,应当足量饮水。
周佩洋特别提醒广大中老年群体,中老年人患病概率增高,不少人甚至集数病于一身,有病就要用药,但不少药物可能改变正常的血管紧张度和血液的流动与黏稠度,招致脑卒中发作。所以老年人用药要慎重,也不要胡乱停药,绝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用药经验。
除此以外,市民在家居住,应当避免过多戒烟、控制饮酒量,保持正常体重,预防超重和肥胖。在疫情下,大家都宅在家里,缺乏运动,而又摄入过多的热量,特别容易让体重增加,从而导致超重和肥胖。而超重和肥胖容易导致代谢综合征,血糖血压、血脂偏高,增加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所以宅在家里要学会控制自己的饮食量,于家中做一些适度的运动,控制体重的增加。
内容来源/襄阳之声蓝月、井睿智,通讯员龚波
编辑/米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21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