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是一项挽救他人生命,无私将自己的血液奉献给社会的一项公益事业,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献血主题是“献血,让世界继续跳动”,近半世纪以来,世卫组织和国际红十字协会,向全国各界民众呼吁,让大家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积极帮助更多病患摆脱病痛,脱离苦海。
我国鼓励18~55周岁的成年人加入到献血事业中奉献爱心,献血的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献全血,另一种则是成分血,根据医学者的身体素质,医护人员也会为献血者介绍不同的献血方式。如此一项广为受益的公益事业,却经常遭到人们的质疑,有人觉得献血会让身体贫血,献血是将身体中的血液剥脱抽离出来,在各种谣言的质疑声中,坚持献血的人越来越少,献血真的会让身体贫血吗?献血到底是好是坏?01经常献血身体会贫血吗?别闹了,你是时候该知道真相了!
答案--不会!身体之所以会贫血,是由于造血功能异常,无法生产血液导致的机体血液供应不足,与献血毫无关联。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血液细胞每隔天左右的时间,就需要更新换代一次,旧的细胞会转变成废物垃圾排出体外,新的细胞产生代替旧细胞继续工作,即便不献血,血液每隔一段时间也会自行毁灭,倒不如将鲜活的血液奉献出来,帮助其他人摆脱病痛。首次献血的献血者,医护人员会建议他们献毫升的血液,毫升不足体液的5%,对于健康成年人来说,是可以轻而易举的代谢消化的,并不会对健康产生任何影响。有关研究数据显示:积极的献血非但不会贫血,反而,可以促进全身的血液流动,预防血栓和血管堵塞的问题,激活造血因子,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人体在献血后,只要注意休息,及时补充营养,身体疲惫感在短短1~2天的时间即可恢复,30天以内,血液中的蛋白质、维生素、叶酸、铁元素等含量逐渐恢复正常,血红蛋白由于恢复慢的原因,大致需要2~3个月。所以献全血的人,医护人员一般会建议你3~4个月或半年的时间献一次。02积极的献血有哪些好处?
1、可免除日后输血的相关费用无偿献血证是奉献爱心的证明,也是健康的储备,一个无偿献血证相当于0元人民币,日后,若不幸遇到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需要急需输血时,献血量在毫升以下,可以三倍报销相关医疗用血。献血量在毫升以上,献血者可无限用血,献血者的子女、父母及配偶,可以根据献血的等级和量,获得一点比例的医疗用血报销费用。所以说献血是一项受益全家的活动,健康无疾病的成年人,积极的加入到无偿献血的行列中,不只是挽救他人的生命,更是为了日后自己用血的方便。积极献血的人,是可以优先获得用血资格的。2、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杀手,想要预防心血管疾病,首先要做的就是调理好心脏和血管的健康,积极的献血可以有效促进全身的血液流动,缓解血管堵塞的问题,有效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3、减少患癌的风险癌症光是听到这两个字就令人异常恐慌,有关专家研究发现,积极的献血,还能有效降低癌细胞存活的几率,防止癌细胞生成,提高机体免疫力,降低身体患病的风险。4、延年益寿献血对寿命也有一定的影响,国外一位学者曾做出过这样一项研究,随机调查了名献血者与名不献血,同年龄,身体素质几乎相同的人相互对比,经过多年的追踪研究发现。献血组平均寿命为70.1岁,不献血组寿命为67.5岁。这是否就说明积极的献血有助延缓生命,延年益寿呢。03献血前、中、后都需要注意什么?
学习相关的献血知识,了解献血常识,消除紧张和恐惧的心理。献血前三天最好不要服用药物,献血前一天不要喝酒,饮食尽量以清淡为主。献血前要穿宽松的衣物,前一晚保持充足的睡眠。献血前30分钟不要剧烈运动,也不要从事重体力的劳动,保持静息状态是最好的。献血过程中不要随意乱动,提前清洗好手臂,避免穿刺部位感染。献血时一定要配合医护人员的指导,及时登记献血表格。采血穿刺前要握紧拳头,当采血针进入静脉后,拳头松开,献血过程中,如果觉得手臂麻木的话,可以适当的握拳、送拳做放松动作。献血后的2~3天最好不要吃生冷的海鲜,动物内脏一类的食物也要少吃,戒烟限酒,避免加重身体的负担。献血后不要立即做剧烈运动,也不要用鲜血的手臂提取重物,保持良好的作息,有助身体的恢复。献血后的24小时以内最好不要洗澡,不要让穿刺部位接触水,避免局部感染。以后要注意补充营养,调整作息,可以多吃一些含叶酸和维生素B12多的食物,可以有效促进体内血液的流动,有助身体恢复。以上便是关于献血的知识,看完本文后,相信大家对献血是否会导致身体贫血这件事有了更深的了解,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耳朵听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对此你又有哪些不同的看法呢?屏幕前的各位朋友你们都献过血吗?献过几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25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