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张哥是个顾家的人,和嫂子关系也很好,很少见到他们吵架拌嘴,夫妻俩在大城市打拼了小半辈子,终于存够了积蓄供了一套房,也算是在这个漂泊十几年的城市安下了家。

房子装修好后,喜气洋洋搬进新家的张哥没过几天,脸上又有了愁色,后来一起吃饭的时候一问,原来是和嫂子吵架了,动静还不小。

张哥和嫂子难得红一回脸,这又是刚搬新家,正是欢喜的时刻,怎么就吵起来了呢。

原来搬了新家之后,张哥想把在农村的父母接过来一起住,平时一向善解人意的嫂子却沉默了。嫂子觉得接公公婆婆来玩,每年送东西给钱都是应该的,但是就这么住下来实在不太乐意。

这房子是夫妻俩一起买的,如果要接张哥的父母来住,那也应该把她的父母一起接过来。更重要的是,小夫妻两人住的好好的,父母接来,生活上很多事情都不方便,她也不习惯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云云。

陪着张哥喝了几杯过后,张哥也有了几分酒意,吐诉父母送他读书的有多不容易,辛辛苦苦一辈子没享过什么福,母亲的身体又不好,现在有条件了让他们老两口还待着农村实在过不去他心里的坎。

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种事情总归还得是张哥夫妻俩关着门解决,不过在张哥刚才絮絮叨叨的话语中,对他母亲身体健康的几句话到让人生出几分警惕。

“刚才听说伯母开始变得容易健忘?”

“对...怎么了,突然这么问...”

“会突然剧烈头疼,过一会又自己好了?”

“对...”

“有时候突然话说不清楚?”

“对,前几天和我通电话的时候就这样”

“做家务的时候有时候会突然全身没力气,手脚还经常发麻?”

“对,到底怎么了”

张哥母亲身体出现的这状况,其实就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典型预兆。

心脑血管疾病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

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都不能完全自理,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看到的偏瘫、瘫痪等状况。

而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最好的办法提前进行防治,避免出现严重后果。

如果关心父母健康,那么心脑血管疾病这六大预兆你一定要注意,一旦出现其中一项,请立即开始防治!

1、突然头晕目眩

突然发生严重的头晕,看东西出现晃动、转动的感觉,根据个人的情况不同,该症状的持续时间也可能不同。还有些人会伴发耳鸣、恶心等症状、

2、短暂出现乏力

全身乏力出现的往往很突然,时间不长,一般也就一二十秒,根据个人情况不同,也有少数人也会长达十几分钟乃至数小时,不过最长二十四小时内都会完全恢复,恢复后身体很少出现其他不适,所以容易让人忽视。

3、突发性剧烈头痛

这类症状尤其容易出现在高血压患者身上,在剧烈头痛时,还常常伴有恶心、呕吐的感觉,如果该症状多反复次发生,一定要提高警惕,很可能会出现以挽回和逆转的脑出血。

4、时感半身麻木

如果常常感觉左右两边身体出现麻木,这很可能是脑内小血管出现了问题,如果在身体麻木的同时,上肢或下肢还出现乏力,那说明情况更加危急,如果不及时防治,甚至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

5、频繁出现健忘

如果经常出现对从前的事情完全忘记了,但是在几个小时后,记忆有恢复了或慢慢恢复,在遗忘的时候,感觉心悸恐慌和局促不安,这很可能是急性脑血管病发作的前兆,请及时防治。

6、一时语言障碍

这种症状一般持续时间短暂,最多就十几秒左右。在说话时突然感觉口齿不清、说话出现障碍,甚至思维混乱无法思考清楚想说的内容,这种情况也很可能脑血管病发作的前兆,一定要注意提前防治。

饭毕,张哥依旧半信半疑,不过思来想去,还是打算趁着假期回去陪父母,也算是用另一种方式向嫂子表示抗议。

等接到再接到张哥电话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月以后,听声音有些疲倦,聊了一会才知道,在他回家没几天,母亲突然晕倒了,医生说是心脑血管意外,幸好他就在身边,送医送的早,不然后果不堪设想,不过虽然救治及时,运气也不错,母亲走路还是变得不太方便。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除了日常良好的生活习惯之外,医生还建议最好服用中药长期调养,对于这类病症,中药有其独到之处。

张哥清楚中医药这些我比较了解,认识不少知名的老师,是特意打电话过来讨教的。

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看来,主要是是气滞血阻、气虚血瘀所致,《素问·痿论》谓:“心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则谓:“诸血者皆属于心”。

脉为血府,与心相连,使血畅流脉中,环周不休,脉中血行受阻,淤阻脉道,则发胸痹心痛;血不养心,心神不宁,则发惊悸。

若气机逆乱,上冲于脑,则见眩晕、头痛、失眠、烦躁等症。若淤血上停于脑,阻于脑络,则见突然言语不清、半身不遂或身体麻木等症状。

对于气滞血阻、气虚血瘀之症,中医很早就了一套成熟的医治方案,认识的几位重量级的中医老先生,对这类病症都推荐使用被称之为“通脉降脂第一方”的丹葛川芎汤。

丹葛川芎汤是中医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首推方剂,其组方虽只有三味药材,却是中医们千年实践验证出的名方。

有一款很常用的中成药叫通脉颗粒,是各大、中、小医院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明星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通脉颗粒就是借鉴自丹葛川芎汤的经方配伍。

丹葛川芎汤被中医们誉为“通脉降脂第一方”自有其独到之处,其组方为:

丹参:主要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本草汇言》中记载丹参:“善治血分,去滞生新,调经顺脉之药也”,因其活血护心的妙用,故民间又将丹参称为“丹心”。

丹参

葛根:性凉,味甘、辛,具有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的功效,常用于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被称为“血管清道夫”。

葛根

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经,“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可达巅顶,下行可达血海,通透周身,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川芎

川芎:性温,味辛,归肝、胆、心经,“为血中之气药”,上行可达巅顶,下行可达血海,通透周身,功能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三药合用,相辅相成,有降脂通脉,活血祛瘀,祛风止痛之功效,现代临床常用于动脉硬化、脑血栓、脑缺血、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脑血管疾病,为防治心脑血管疾病首选,故被中医誉为“通脉第一方”。

现代药理研究也证明,丹葛川芎汤能有效解决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有六大难题:

一为“清”:恢复血流通畅,促进心、脑母细胞再生,恢复心脑功能,解决心脑“清”的难题;

二为“通”:扩张血管,打通血管阻塞,解决血管“通”的难题。

三为“动”:使血液流运速度加快,加快血液循环,解决血液“动”的难题。

四为“浓”: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脂,解决血液“浓”的难题。

五为“硬”:降解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压,软化血管,解决血管“硬”的难题。

六为“堵”:溶栓、抗栓、打通毛细血管及心脑组织梗塞,解决小血管“堵”的难题。

见说的这么详细,张哥自然感激不尽,又急忙想着去张罗那三味药材。不过想着张哥也是个糙汉子,嫂子又贤惠,平时做饭做菜都不用他插手,熬药估计是够难为他的。

干脆让张哥也别费心思了,明天就给他寄了三盒丹参、葛根、川芎的菁微破壁粉,一比一配伍用水冲服就行,方便快捷,就不用张哥这个粗人费心熬药了,而且吸收效果还比传统药材还要好。

这次电话之后,再次和张哥见面已经是大半个月后了,说是要感谢“赠药之恩”,硬要请饭,一再叮嘱必须得去。

等晚上到地方,发现嫂子也在,果然夫妻两个又和好如初。这次伯母的突然晕倒,除了让张哥后怕,让嫂子也想通了,毕竟还是心疼张哥的,万一伯母再有什么意外,张哥又不在身边,不定会出什么事,于是主动去接了伯母过来。

这一次张哥喝的比上回还多,一脸通红的絮絮叨叨,又是感激之前的提醒和送药,又是对母亲出意外的后怕,在提到母亲这么多年的辛苦时,这么个大男人眼圈都开始泛红。

张哥无疑是一个极孝顺的人,其实伯母这次能没事真亏他发现的早,心脑血管疾病被被称为危害中老人的“隐形杀手”并非恫吓,如果不想终身遗憾的事发生,一定要切记心脑血管疾病的六大预兆,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张哥最后又满怀得意的说自己去娶了个好老婆,这么多年风风雨雨是多亏了她,在有几分喧嚣的餐馆内,看着几分醉意张哥和一旁微笑看他的嫂子,或许这就是幸福吧。

上零零医app

寻找丹参粉+葛根粉+川芎粉~

1.本文内容不作为具体的诊疗建议使用,亦不能代替医生面诊,仅供交流学习。

2.文章内容和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1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