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哪里治疗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zzzl/131229/4319047.htm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4753.html
血脂检查常规项目包括: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H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P(apoB)、脂蛋白a(LPa)。其中,低密度脂蛋白与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关系最为密切,是血脂管理的重点参数。
低密度脂蛋白低一点好,但是,低到多少才是最好?达到正常值就好?还是越低越好?多数人认为,达到正常值就可以了;有一部分医生认为,他汀类药在毒性可以耐受的情况下,剂量越大越好(高剂量密度强度);也有人认为,为了避免继发糖尿病的风险以及降低其他副作用,只要能够使低LDL-C达标,他汀药物剂量越低越好,或者可以用用停停。需要更新的是:为了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降血脂策略是以LDL-C作为最主要指标,LDL-C越低越好。根据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分度设立不同的LDL-C目标,分层分级管理。如果LDL-C不能达标,应及早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降血脂药物。一、人群心血管事件危险分度、分层所谓的不同人群,是按照高、中、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程度高低来分层,极高危人群:对于已经明确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患者危险分层为极高危,比如说我们常见的冠心病、心肌梗死、心绞痛、冠脉搭桥术后、冠脉支架术后、颈动脉狭窄、脑梗塞后、周围血管狭窄等。这些危险因素包括有中度及以上高血压、肥胖、吸烟,等。对极高危人群强调影像学检查,例如,伴有两个心外膜动脉狭窄>50%的多支冠状动脉疾病,颈动脉超声检测发现显著的斑块。中低危人群:对于一些没有高血压或者高血压合并较少危险因素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危险分层为中低危。需要注意的是:危险分度和分层,除了以前的指标和标准外,一定要结合影像学的检查结果。二、不同人群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什么范围?
年欧洲血脂指南提出了更严格的LDL-C的管理目标。强调实现二级预防中LDL_C数值和从基线降低比例的双达标。对已达标的患者2年内仍然出现事件者,提出要继续降低LDL-C水平,体现了ICL-C越低越好的基本认识。
对于不能达标者,不再是降脂药物剂量的调整,而是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联合。例如,他汀类+依折麦布+PCSK9抑制剂。
积极的降脂策略体现为:更低的LDL-C和更早期的三联联合策略。
(管理目标值见文后附表1)
三、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哪些?
引起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原因有很多,至少包括有基因缺陷、功能退化、肥胖、缺乏运动、饮食不当。高胆固醇饮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包括多种动物的内脏(脑、肝脏、肾脏、肺、睾丸)、蛋黄、蟹黄、黄油等。反式脂肪酸:各种油炸食品、膨化食品、甜饮料等。饱和脂肪酸:各种动物油脂,猪油、牛油、奶油、肥肉,猪皮、鸡皮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4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