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传染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346978.html

脑卒中一旦发生,具有难治愈的特点,防>治(脑卒中预防的重要性)

脑血管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及生命的主要疾病,我国脑血管病近年在全死因顺位中已上升为 位。一旦发生脑血管病,又存在高难治愈率的特点,因此脑卒中关键在“防”。

正因为以上这些特点,近年来我国脑卒中(急性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受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提出了“关口前移”的预防策略。认识脑血管健康的重要性,重视脑卒中预防的必要性,提高脑卒中风险评估与健康管理的可行性,将有力促进脑卒中的早期预防工作。

就脑卒中而言,在从健康人、易患人群、高危人群发展到脑卒中患者的过程中,若能通过健康管理广泛开展早期预防工作,将会有力促进脑卒中危险因素群体暴露水平、发病风险和发病率的下降。

知道脑卒中预防重要性之后,就应该先排查哪些危险因素可以导致脑卒中,进而有针对性的控制危险因素

1.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低出生体重、种族、遗传因素等,这些因素通常被认为是无法控制或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

2.证据充分且可以控制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疾病、血脂异常、无症状颈动脉狭窄、不合理的饮食与营养、缺乏身体活动、肥胖等。现有的研究证据已经明确,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治疗与控制,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重视和管理好10大危险因素,才能让脑卒中远离我们(十大危险因素)

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的风险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而上升。40多年来临床研究的强有力证据已经表明,降压药物治疗不仅能预防脑卒中,而且能减少由于血压升高导致的相关器官的损害,包括心力衰竭、冠心病及肾功能衰竭。

高血压的治疗应包括改善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血压水平调整的目标值为/90mmHg,降压药物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耐受性进行个体化治疗。

2.吸烟:吸烟不仅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同时也可能会增加其他危险因素的作用。最有效的预防方式是不吸烟和尽量减少被动吸烟。戒烟是一种能迅速降低脑卒中风险及心脑血管疾病严重程度的有效方法。

3.缺乏身体活动:现有研究已经证实,运动缺乏是10大危险因素中与脑卒中关系最为密切的。适量增加身体活动者脑卒中风险比缺乏身体活动者低25%~30%,身体活动的保护作用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降低血压、减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等而产生。专家建议:每周进行3-4次有氧运动,每次至少30分钟。

4.高血脂:血脂异常(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他汀类药物治疗能够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或高危患者的脑卒中风险,目前他汀类被广泛应用于血脂水平的调控。

5.糖尿病:糖尿病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使脑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数倍。

6.心房颤动:房颤是导致脑栓塞的主要原因,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发病风险增加4~5倍。研究表明,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相对风险减少64%。

7.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明显升高。国内外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对于无症状颈动脉狭窄的患者均有明确的建议:(1)推荐无症状颈动脉狭窄患者每日服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2)脑卒中高危患者(狭窄70%)医院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也可以考虑行预防性血管内支架成形术(CAS);(3)对无症状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建议医院定期进行超声随访,评估疾病的进展。

8.肥胖:超重或肥胖可增加脑卒中事件的风险,尤其是增加缺血性脑卒中事件发病风险已经明确。

9.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增加脑卒中的发病风险,但目前关于复合B族维生素治疗是否能够降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脑卒中风险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

10.不合理饮食与营养:饮食(尤其饮酒)与脑卒中发病风险有关联,戒酒、低钠和摄入较多的水果和蔬菜,有可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危险因素这么多,能不能排个缓急?

1.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降低脑卒中危险因素;适量身体活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保持心理平衡是维护脑血管健康,减少脑卒中发病风险的重要措施。

2.高血压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及早发现高血压、坚持合理治疗、实现降压达标至关重要。糖尿病、房颤及其他心脏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血脂异常、肥胖等均是明确可改变的脑卒中危险因素,也应早发现、早治疗、早控制。

3.目前证据支持“少运动”是与脑卒中关系最为密切的危险因素,其次是高血压、再往后是饮酒和吸烟。

因此,为了您的健康,

总结如下:多运动、控制血压、不吸烟、不喝酒。不能再少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60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