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明确了“健康老人”的9点要求。新《标准》进一步完善了衡量指标,以更“适老”的方式去理解健康的含义,也传递了更加积极的生活理念。如何来看待“健康老人”的新标准?步入老年后身患两三种疾病都很正常,如何来维护好健康?扬子晚报联医院(医院)推出《名医名科》栏目,第一期就让我们走进老年医学科,有请该院老年医学科主任欧阳晓俊,来说说老年人的“健康之道”。通讯员张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杨彦科室名片老年医学科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南京市市级医学重点专科,基层特色科室省级孵化中心重点建设单位。是以老年性疾病诊治为基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业务科室。科室主要从事老年医学方面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等任务,擅长老年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等常见病、疑难病的综合诊治,特别在高龄老人肺部感染、心血管病、认知功能障碍、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症、老年糖尿病的诊治方面具有特色,常设两个特需门诊和两个病区,同时开设了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老年综合评估门诊、营养代谢门诊、记忆减退门诊、伤口造口护理联合门诊、跌倒门诊等老年特色门诊。在老年常见及疑难危重疾病、老年综合征诊治积累了大量经验,并与国内外老年医学专家团队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病房手记要截肢的糖尿病足,在这里奇迹愈合了“我们老年医学科,接诊都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他们常有两三种以上的共病,伴随一些功能的损失,同时也会有一些棘手的问题。”欧阳晓俊对一位糖尿病足的患者印象深刻。“老人家80多岁了,糖尿病足溃疡引发了严重感染,医院建议都是截肢。老人最终找到了我们科。”欧阳晓俊告诉记者,老人虽然主要问题是糖尿病足,但处理起来不单单是糖尿病或是局部换药就行。“老人有低蛋白血症、营养不良、贫血,肌肉萎缩循环很差,同时还合并有感染,伤口一直好不了,背后其实是身体综合因素。”欧阳晓俊说,对老人的救治,不是“脚痛医脚”,而是有点像中医的理论,从根本上去“扶正”。“我们改善了营养,纠正贫血与营养不良,加强血糖的监管与治疗,减少了多重用药的情况,进行抗感染治疗,同时结合创面换药与清创引流,通过综合治疗增强了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和修复能力,最终患者的溃疡愈合了,避免了截肢的最坏后果。”健康新理念1健康老人有了九条“国标”,身患疾病≠不健康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中国健康老年人标准》,明确提出健康老人的9大要求。健康老人指60周岁及以上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的老年人,通常来说,健康老年人应满足下述要求:(1)生活自理或基本自理;(2)重要脏器的增龄性改变未导致明显的功能异常;(3)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控制在与其年龄相适应的范围内;(4)营养状况良好;(5)认知功能基本正常;(6)乐观积极,自我满意;(7)具有一定的健康素养,保持良好生活方式;(8)积极参与家庭和社会活动;(9)社会适应能力良好。“老年人对于健康的理念需要更新。我们所说的健康,应当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个方面。”欧阳晓俊解释,很多人觉得患上了疾病就是不健康的,但健康不在于疾病多少,而是功能的保存。实际生活中,老人可以带病生存很久,即便有多重慢性病,通过规范管理、长期随访,病情可以控制得很好,没有一些影响认知和行动的心理问题,老人生活能够自理、可以参与社交活动,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依然可以算作健康老人。2老年综合评估,用整体思维帮老人理清轻重缓急“我们经常看到老人来就诊的时候,每天吃的药物达到20多种,家里人也会发现,医院,看了很多专科,病情却没见好转。”欧阳晓俊表示,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高龄人群占比增多,老年人常常出现多种疾病共存,如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减退、脑血管病、帕金森病、骨质疏松等等,同时也会出现多种老年问题或老年综合征,如跌倒、大小便失禁、便秘、痴呆、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睡眠障碍等,所谓“一体多病”。老年人不得不辗转多个专科就诊,而同时由于多个专科药物使用出现“多重用药”导致药物相互不良反应等问题,老年医学科就是“一站式”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室。医院老年医学科在全省较早开展了老年综合评估工作,积累了近十年的经验,并且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技术与方法。老年综合评估通过对老年人进行全面健康和功能评估,筛查生理心理问题和老年综合征风险,并进行有效预防干预,必要时引领营养、康复、心理、药学等老年多学科团队围绕老年人的综合问题进行联合诊疗。同时开展老年医学核心技术,如老年综合评估,老年综合征管理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z/270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