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动脉硬化,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进而发生脑血管病;肥胖是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而形成,我国民间早有“裤带愈长寿命愈短”的谚语。
?吸烟和酗酒:吸烟有害这已是社会的共识,除对呼吸系统等其他系统损害外,在脑血管病发病中也占一定的地位,对饮酒对脑血管发病的作用,目前普遍的看法是酗酒肯定有害,而少量饮酒尚有一定益处,它具有扩张血管,增加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烟最好不吸,酒可少量饮用,每日不超过100克。
?血液流变血异常:确认血液流变学异常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是最近10余年的事,根据我们近十年来的监测,结果也是如此,在我们所接诊的病人中有比例不小的病人,并无其他危险因素而只有血流变异常。
?年龄和性别:脑血管病基本上可以这样认为,它是种老年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而上升,5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发病率增长一倍,就性别而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50%
?家族倾向:在我们临床实践中发现,有相当比例,一个家中有多人患病是否属于遗传,目前尚未得到证实,但发现家族倾向的问题,与该家族中高血压病,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病率高呈正相关。
上述这些危险因素,我们是对一般人群而言,对某些特殊人属如育龄期妇女,口服避孕药物,可诱发脑血管病,因此,口服避孕药为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也成为共识。如果大家都能认识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积极态度,脑血管的发病率定会大幅度下降。脑血管病的预防首先要从控制危险因素开始。预防脑血管病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不能搞突击;另外,最好是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科学防治脑血管病,切忌自行使用一些厂家推销的药品、保健品以及仪器。那么
如何预防脑血管病呢?
1.首先要注意控制情绪,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因为不良刺激及精神过度紧张和疲劳,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进而导致脑血管破裂而发病。
2.要注意节制饮食,做到有规律、有限度、有范围。定时定量,不要吃得太饱和过咸,少吃肥肉、辣椒、生葱等肥甘厚味和辛辣刺激之品,多吃一些新鲜水果和蔬菜。
3.生活有节律,劳逸应适度,因为过劳则伤气,过逸形肥而脏弱,均易发生脑血管病。从事脑力劳动及进入中老年之后,要注意劳逸结合,可适当参加一些体育活动,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
4.要保持大便通畅。大便秘结,排便时用力过猛,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脑血管病。因此,血压偏高或有脑血管病先兆的中老年人,应保持大便通畅,防止大便秘结。
5.对于早期或轻症高血压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使血压平稳降低。
6.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定期检测血糖,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7.确诊为心脏病的患者,应积极找专科医师治疗,对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医院可使用华法令抗凝治疗,但必须监测国际标准化比(INR),范围控制在2.0~3.0,或口服阿司匹林50~mg/d,或其他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冠心病高危患者也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50~mg/d.。
8.血脂异常,尤其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首先应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定期复查血脂。改变生活方式无效者采用药物治疗。
9.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饮酒者一定要适度,不要酗酒。超重者和肥胖者通过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加体力活动等措施减轻体重。
10.对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首选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或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于重度颈动脉狭窄(70%)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术。
如果出现下面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高度警惕可能是脑中风的预兆,医院治疗。
①突然一眼或双眼短暂发黑或视物模糊;
②突然看东西双影或伴有眩晕;
③突然一侧手、脚或面部发麻(木)或伴有肢体无力;
④突然说话舌头发笨,说话不清楚;
⑤突然眩晕,或伴有恶心呕吐,甚至伴有心慌出汗等;
⑥没有任何预感突然跌倒,或伴有短时神志不清等。
一旦发病,患者家属或朋友要紧急拨打急救车运送患者到医院就医。临床试验证实超早期使用溶栓治疗,可以取得显著疗效。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脑卒中特别是脑梗死从发病到有效治疗的间隔时间越短,治疗效果越好,致残率和死亡率越低。医院接受治疗的时间一般仅有二至三周的时间,渡过危险期病情稳定后,医院进行长期康复治疗。患者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出院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切不可随意加减药量或停药。要按照医院复查,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有针对性的长期正规治疗。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白颠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hl/11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