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5日)便是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惊蛰

此节气意味着

春意将日渐浓郁

天气转暖万物开始复苏

但需要大家注意的是

每年3月前后

也正是中风的高发时期

春季刚刚开始气温缓慢升高,但气温回升的过程并不会很顺利。往往是小阳春和倒春寒相互交叉着,气温突然升高又骤然下降。

早春季节气温的变化,也导致老年人容易发生中风的情况,很多临床数据显示:一半以上的中风发生在早春,因此中风又被称之为中老年人的早春“流行病”。

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温变化所造成的。大家都知道气温突然升高或者降低,都会引起血压的变化。早春阶段当气温忽然变得较低时会发生脑血管痉挛,出现血压波动,增加各种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

因此有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观察中风等疾病的发病信号,并知晓以下这些误区。

中风七大误区

误区一:忍一时风平浪静

中风前完全不自知,有任何不舒适的前兆都觉得忍一忍就好了。殊不知由于一时的忽视,错失了最佳诊疗时期,导致终生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令人心惊。

误区二:脑中风是老年病

脑中风是老年病,人在壮年完全不必忧心?却殊不知,脑中风早已经悄悄蔓延到中年人群中了。现在我国中年人的血脂异常、超重、肥胖的检出率已与老年人不相上下,而中年男性的吸烟率远高于老年人,加之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运动锻炼少,导致脑卒中呈现年轻化趋势。

误区三:瘦人不易患中风

肥胖自然是引发脑中风的风险因素之一,但谁能保证瘦人就拥有“免疫金牌”。偏瘦的人虽然中风几率低些,但同样需要提防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血脂紊乱等相关疾病。

瘦并不是万能的,有医学研究表明人体内蛋白质不足也是中风的一大祸根。而瘦体型的人往往因为摄入蛋白质偏少,更应该注重预防脑卒中。

误区四:血压没问题,中风不用提

高血压容易患出血性中风,血压不高则真的代表没事吗?没有绝对的事儿,血压过低时,血管不能正常扩张,血液循环减少,导致脑血管发生痉挛,有可能引发缺血性脑卒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221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