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必读|第期.8.9星期五

·

·

提示:本文约字,阅读大概需要4分钟。

很多人一拿到体检报告后,常会看到一条提示:血液黏稠度过高。

血液黏稠在医学上称为“高粘稠血症”,血稠为血栓形成提供了有利环境,也可以说是血栓发生的一个前兆。专家表示,血稠不单发生在老年人身上,由于高脂食物摄入过多、吸烟喝酒、压力大等因素,年轻人出现血液粘稠并不少见。

01

血液粘稠是怎么回事?

血液粘稠又称为血稠,在医学上叫做高粘稠血症,中老年人较为高发。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其中血浆包括血浆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酶、激素、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血细胞则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如果血液中的有形成分增加,例如红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血脂增高、血糖增高等,都会造成血液粘稠、流动速度减缓。此外,血管本身出现异常,如血管变细、内膜变粗糙等,也可能导致血液粘稠。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导致血液粘稠的因素多种多样,而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等症均是其中之一。

02

血液黏稠度高的三大危害

1

动脉硬化

血液粘稠度较高时,血液中的脂肪和毒素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这会加快动脉硬化的速度。而动脉硬化会造成人体各个主要的脏器供血不足,致使这些器官(主要是大脑和心脏)发生缺氧性坏死和衰竭,甚至造成死亡。

2

血栓

血液比较粘稠时,血液中的毒素就很可能累积在血管中,长期如此便会形成血栓,若随血流至细小血管,则会造成堵塞,引起肺栓塞、心肌梗死、脑梗塞、肾衰竭等疾病,对生命安全的威胁极大。

3

供血不足

血液黏稠度过高,人体的毛细血管就很容易缺血,而供血不足时,身体就会出现多种病变。据研究,微血管缺血也会导致心绞痛、冠心病等严重心脏病,且隐匿性高,病因较难被发现。

总得来说,血液粘稠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很大,它不仅会导致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疾病;而且会导致循环不畅,供血供氧不足,使人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

除此之外,它还会损伤大血管和微循环,加速糖尿病人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很多危险性极高的疾病,如脑血栓、心肌梗塞、闭塞性动脉硬化、脑溢血、肾病、肝病等,均与血液粘稠度过高有着一定的联系。

03

5大信号说明你的血液粘稠度过高!

1.脑缺血时头晕、嗜睡或失眠多梦。晨起头晕,不清醒,反应迟钝。一般要活动好久,大脑才能逐渐清醒过来。

2.午餐后容易犯困,如果午后不休息,整个下午都混混沌沌,没精神。

3.晚餐后精神状态和午餐后截然相反,精神极佳。

4.心缺血时多有心悸胸闷、恶心等症状。下蹲久了容易气喘、呼吸急促、呼吸困难。

5.眼缺血时有阵发性视物模糊,视力一会清楚,一会模糊。

如果以上5个症状你有3个就要小心了!医院做个血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为何炎热高温也会成为脑血管的“劲敌”呢?又该如何预防呢?

04

为什么夏天脑血管疾病高发?

01潮湿闷热

潮湿闷热的低压天气,空气中的湿度、水分会增加,氧分压下降,肺泡里的氧分压也会下降,故而血液中氧分压也下降,人体代偿反应会加快呼吸频率和心率;

闷热潮湿的低气压还会令人心情郁闷、烦躁,导致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从而增加心率和血压。

02新陈代谢快

夏季温度高,人体新陈代谢显著加快,身体为了散热,机体皮下血管扩张,更多的血液循环到体表,心脏的供血就会相对减少。

03出汗多

夏季炎热时,皮肤、呼吸道中的水分蒸发较快,再加上体温的调节需要靠汗液的蒸发来散热,人体很容易缺水,不及时补充,血液粘稠,流速减慢,容易出现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05

六个习惯增加风险

除了夏季气温导致的原因,还有一些常见的习惯也增加了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01渴了猛喝水

夏季出汗多,容易渴,很多人外出回家、运动后都是端起杯子猛灌水。

这样虽然能解一时之渴,却加重了心脏负担,使血液稀释过快,浓度骤然下降,导致心跳过快,血压失常,很容易发生意外。

建议: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切勿等到有口渴感再喝水,可少量多饮。

每次喝水量约-毫升,每天至少喝-毫升的水;另外,睡前和早上起床后最好都喝一杯水。

02大汗冲凉

出汗后,凉水洗脸、冲澡都让人觉得爽快,但在突然的冷刺激下,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易造成急性心肌梗死。

建议:

出汗后先擦干,休息过后再洗澡,对于没有凉水冲澡习惯的人,最好还是用温水。

03偏爱凉食

天气的炎热,让人们普遍对各种冰凉的东西青睐有加,冰水果、冰水、冰激凌家中常备。

但大量进食冰冷的食物,不仅会导致胃部血管收缩,引起各种肠胃不适,还会使全身小血管反射性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冠状动脉痉挛。

建议:

冰镇饮料或水果在室温下放置一段时间再入口,并且要小口慢饮、慢吃。

04温差过大

不管是刚从炎热的外面进到空调房,还是从凉快的空调房出去,温度的骤然变化很容易导致血管的急剧收缩或扩张,血压波动,血循环障碍,易引发意外。

建议:

空调的温度不要设置太低,最好与室外温差维持在8-10℃以内;进出门的时候在门口停留一会,适应一下。

另外空调开启一段时间后记得通风换气,保证新鲜空气的补给,以及室内湿度的调节。

05晨练太早

夏季很多人选择天刚亮、趁着气温还没升上去的时候就出去晨练,这也容易带来致命风险。

相关研究证实,70%~80%的脑血管病猝死发生在早上6~10点!因此早上锻炼最好避开这段时间。

建议:

夏季运动不仅不宜过早,活动强度也要适量,时间不宜过长,30-60分钟即可;

选择户外活动时,要选择有荫凉的地方,避免强烈阳光的直射;并自己随身携带水,及时补充。

06随意调整降压药

夏季外界温度较高,人体血管处于舒张状态,会出现暂时的血压降低状态,但这并不代表高血压已被治愈了,切勿擅自的减少用药或停药。

建议:

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应坚持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并及时将记录的血压变化情况告诉医生,由医生根据监测结果调整用药剂量。

06

5个改善血稠的方法!

1

多喝水——水是万能稀释剂

水,堪称万能稀释剂。夜间人体消化食物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早上醒来时体内水分就会很匮乏。如果早上饮水,能快速稀释血液,冲刷血管。

不过喝水也要会喝,早上起床后、三餐前、饭后半小时,睡前都是最佳的喝水时间。最佳的水补充是白开水,利于迅速进入血液,冲淡血液。

很多人迷信喝淡盐水,盐水会促进细胞脱水,不可取;冰水、冷水刺激胃肠血管收缩,有碍水吸收进入血液,不宜饮;最理想的“稀释水”应该是白开水或淡茶水。

2

多吃具有稀释血液功能的食物——降低血液粘稠度

三餐宜清淡一些,以素为主,粗细粮搭配。可以多吃一些以下食物:

抑制血小板凝集的食物

黑木耳、洋葱、香菇、菠萝、柠檬、西红柿、红葡萄、橘子、生姜等。

降脂食物

芹菜、胡萝卜、魔芋、山楂、紫菜、海带、玉米等。

此外,蔬菜、瓜果等,除了含有大量水分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及粗纤维。维生素C能降血脂,粗纤维能有效阻止胆固醇的吸收,利于降低血液粘稠度。

3

少吃动物内脏——减少脂肪摄入

动物内脏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会加重血液粘稠度。三餐还是清淡的好,少吃这些高脂类食物及甜食,多吃蔬菜、水果、杂粮,粗细搭配着吃。

4

经常锻炼——促进脂代谢

不管是爬山还是散步、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都可以很有效地促进脂代谢。

另外,运动还可以使血液的流动速度变快,加快身体代谢,防止血液黏稠。建议每周3~5次有氧运动,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

5

戒烟限酒——防止意外发生

香烟中的各种毒性物质能破坏血管内皮功能,增加血小板聚集,加速红细胞凋亡;大量饮酒也会加重心、脑血管缺血缺氧症状,所以希望大家戒烟限酒。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本文部分文字及图片综合自网络等,如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你的血液黏稠吗?有什么办法?一起来留言补充吧!喜欢我们的文章,别忘了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FloraUdos3.6.9黄金油

调理高血压,高血脂,健康享受!

健康必读精选推荐

加拿大FLORA授权代理

注意:本品不能替代药品

点击下列任意关键词

即可查看相应文章

喝水

睡眠

清毒

亚健康

癌症

护士茶

Udo油

益生菌

走路

肠道

养胃

痛风

三高

血脂

▼点击阅读原文,进商城选购,过健康生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237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