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30日报道外媒称,43岁的熊吉根(音)在中国被称为“光棍”——单身、未婚,他把问题归咎于道路。
▲通往老鸭村的路是一条土路,需要驾车缓慢行驶近一个小时。(BBC)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8月28日报道,熊吉根住在中国东部安徽省偏远乡下的老鸭村。前往该村需要先开车在土路上缓慢行驶一个小时,然后再在陡峭的泥路上步行一段时间。老鸭村是当地出名的“光棍村”。
报道称,在年的一项调查中,该村的个总人口中有2个年龄在30至55岁的男子被登记为单身。这一比例是极高的。
熊吉根说,他知道村里有00多个男人还没结婚。“我找不到老婆,女人们都到外地打工去了,我怎么还能找到结婚的对象呢?”接着他又一次提到了道路:“这里的交通太困难了,天一下雨我们就过不了河。女人们不想住在这种地方。”
报道称,熊吉根的村庄地处偏僻,但形势却早已对他不利:中国的男性远多于女性,人口中每00个女孩就有大约5个男孩。其结果是2世纪的男性面临结婚困难现象。
▲老鸭村村民熊吉根的家。(BBC)
父母们在试图安排儿女的婚姻方面可能仍然扮演重要角色。媒人在村庄里十分常见。熊吉根说自己也用过媒人。“通过媒人的牵线,有些女人来这里看了看,然后就走了,因为她们对交通的印象很差。”
报道称,妇女们离开这个村庄——就像中国各地其他村庄的女人一样——前往城市打工。在熊吉根所在的安徽省,吸引女人们的是上海。一些女人会回到村上,但此时她们自然已经结了婚。
男人也外出,但通常只是去打工。一些男人留在村里照顾年迈的父母,以维持中国传统的孝道。熊吉根决定留在村里照顾自己的伯父。记者看到这个身穿破旧裤子的老人站在屋外,伸手在一碗半干的亮橙色玉米粒中摸索。
▲熊吉根说,叔叔是自己留在村里的原因之一。(BBC)
“如果我离开,他会找不到吃的,”熊吉根说。“他不能去住养老院。”
报道称,年轻一代对养育自己长大的老人的职责感仍然是中国家庭生活的一个关键部分。
据报道,这个村庄并不是唯一的“光棍村”。它体现的是中国农村生活的两难境地:对贫穷的不懈逃避与土地的束缚、性别的不平衡以及对老年亲属的职责。还有糟糕的道路。(编译/曹卫国)
相关报道法媒探访中国海南"光棍村":没有女孩愿嫁到这里法国《费加罗报》6月3日报道,在海南省,一个位于棕榈林中央、淹没在耕地和稻田中的贫困村庄贡举是个“光棍村”,这里的适婚男子生活在痛苦与沮丧当中,无望找到一个妻子。
贡举村共有7个自然村,张田村是最大的村,曾繁畅是张田村村长,他自己一直到39岁才娶上老婆。几个月前,他邀请一名记者来实地考察。他说,贡举村几乎所有适婚男子都是单身,在这个人口的村子里,单身汉大约有人。
“女孩离开村子到城里读书了,”他解释说,“她们在城里恋爱,不再回到村里。大部分男孩不愿意动弹,留在村里种庄稼。等他们到了结婚年纪,他们在村里已经找不到可以娶的女孩了。”点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jc/2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