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治雀斑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8714325.html年5月4日,第一届苏州胸痛大会第十一届九龙心脏论坛伊始,在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刘峰教授、医院蒋廷波教授、医院徐卫亭教授、医院刘庆军教授医院尤华教授共同主持的全体大会上,医院孔祥清教授、苏州市医学会谭伟良主任、医院霍勇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心脏外科孙立忠教授和上海医院方唯一教授分别就心房分流术治疗心力衰竭、心血管疾病防治体系建设的苏州模式、胸痛中心建设、急性主动脉综合征以及复杂情况PCI治疗做了精彩分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wh/22935.html
孔祥清:心房分流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取得良好的短期效果
中国心力衰竭(HF)患病率0.9%,鉴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病率居高不下,慢性HF发病率不断上升。在HF治疗方面,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特别是对缺乏有效治疗方法的射血分数保留的HF(HFpEF)。心房分流术是利用右心系统强大的容量代偿特性来缓解左心系统(特别是左心房)的压力负荷。合适的心房分流量是缺损≤8mm,且Qp/Qs<1.5。我国自主研发器械NOYA?系统在形成人为房间隔缺损(消融部分尺寸可调)后,与国外器械不同的是,术后不留下任何植入物,降低永久植入物相关风险。该器械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证实6个月内所形成的缺损不会变小,未造成血流动力学问题。1例HFpEF、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在术后0.5h即出现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降低,1天时NT-proBNP显著降低,1个月后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NYHA心功能分期明显改善。目前证据显示,射频心房分流术是一项安全的介入技术,短期随访显示心房分流术对慢性HF尤其是HFpEF患者PCWP具有较好的降低作用,但其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谭伟良:建立急病救治、慢病防治和无病要防的区域整合性医疗服务体系苏州为何要提出“”行动计划主要是根据百姓健康诉求和服务要求。“5”是指建立胸痛、卒中、创伤救治、危重孕产妇和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3”是指建立肿瘤、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妊娠三大筛查机制;“1”是指一个市民健康综合管理服务平台。谭主任表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只是解决看病就医方面,是以治病为中心;而以健康为中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生病、少生病和晚生病,对服务体系的要求是了解其是否健康,若有问题是否要紧,应该怎么办,这是我们最需要满足的需求和着力点。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服务模式,最需要的进行卫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满足百姓需要的健康评估+早期识别+健康管理+规范诊疗需求。苏州市聚焦百姓健康,致力建设急病救治、慢病防治和无病要防的区域整合性医疗服务体系,除疾病救治外,其他两个方面也都有相应的健康系列行动计划,这是苏州针对百姓主要疾病防治、基于百姓健康诉求设计的一套整个医疗服务体系改革的方案,苏州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相信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霍勇:胸痛中心建设和全市模式的意义——临床学科中心和区域医疗的整合做好分级诊疗有四个抓手:学科建设、县医院、病种和支付方式改革,需要做好四方面工作: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互联网+医疗健康”远程医疗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学科中心建设是在主要疾病关键点上进行标准化体系化建设,胸痛中心是一个典范。未来10年我国急性心梗(MI)患者数量会持续攀升。建立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可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以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中国胸痛中心建设体系初步完成,成立了胸痛中心认证工作委员会,完善了评审流程和两套认证标准,成立了胸痛中心总部、质控中心4个区域认证办公室,遴选了49家胸痛中心示范基地,家胸痛中心已经通过认证,医院数近家并持续增长。现有数据显示,胸痛中心有效提升STEMI救治质量,且可降低区域MI死亡率。苏州胸痛中心建设很好地带动了心血管病其他学科中心和其他疾病救治中心的建设,五大中心智慧急救协同平台值得在全国推广。三全模式可实现从急救到预防,从急病到慢病的延伸,其中全域覆盖需要政府支持,全员参与需要社会、公众、医院整合,全程管理可通过信息整合共享医疗。我们希望通过临床学科中心的建设实现区域医疗体系分级诊疗,建设区域性协同救治网络体系,逐渐整合形成优质资源共享机制,通过上下联动互补,同时提升基层能力。孙立忠:期待胸痛中心建设能让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患者少等待,少转运急性主动脉综合征最常见主动脉夹层(AD,62%~88%)、主动脉壁内血肿(IMH,10%~30%)和穿透性主动脉溃疡(PAU),临床检出率不断升高。IMH根据是否累及升主动脉分为A型和B型,B型考虑对症治疗;A型病情稳定或手术高危者考虑保守治疗,年轻、血肿较厚合并心包积液,升主动脉可见龛影者考虑手术治疗。PAU90%发生在降主动脉,可能进展为假性动脉瘤、主动脉破裂或主动脉夹层,可根据情况给予药物保守、腔内或外科治疗。AD是最凶险的心血管病,误诊漏诊率高,若未能早期确诊或妥善处理,绝大多数患者早期死亡。Stanford分型根据夹层是否累及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分为A型(A1、A2、A3)和B型。不同分型手术处理不同,A1型手术简单,预后良好;A2型大部分需做根部成形;A3型大多数需做根部替换。弓部复杂型需全主动脉弓部替换术+象鼻技术,单纯型行升主动脉替换术。B型夹层单纯型应介入治疗或Hybrid技术治疗,复杂型多需要外科治疗。我国AD手术方式已经得到国际认可和推荐。鉴于大多数夹层患者是在等待和转运过程中死亡,我们希望通过胸痛中心建设,能够让患者少等待(包括诊断和手术),少转运(就地治疗),改善预后。方唯一:复杂情况冠心病患者的PCI治疗临床有很多复杂冠心病如高龄(>80岁)、合并糖尿病、肾功能损害或心源性休克等。高龄患者通常血管病变支数较多、病变较重、重要器官老化,PCI成功率65%~94%,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高于年轻患者,PCI能改善生活质量,但未提高生存率;介入治疗旨在处理罪犯血管,应尽量减少对比剂用量,注重术中容量和血压变化等。严重糖尿病患者多支血管病变者较多,病变多弥漫且多累及小血管和微血管,血管脆性较高。此类患者PCI治疗即刻疗效较好,成功率高,但并发症和再狭窄发生率均高于非糖尿病患者,采用药物支架能显著降低心脏事件。对糖尿病合并多支冠脉病变/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患者建议CABG治疗,近远期疗效均优于PCI。肾功能不全患者冠心病发病率高但症状多不典型,多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发病率与肌酐清除率降低呈反比。对肾功能不全患者,PCI术前应注意水化治疗,尽量选用非离子型等渗对比剂并减少用量,可辅助临时或长期透析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患者,即使完成早期血运重建,仍有相当高的死亡率,应用IABP可改善预后,ECMO效果更佳。对所有STEAMI患者,梗死后36h内出现心源性休克,可在休克18h内行急诊PCI,并使用IABP/ECMO支持;无条件行PCI的医院,IABP联合早期溶栓,医院行血运重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wh/2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