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体系庞大、涉及面广,其病源也并非某个器官或身体的某个部位,而是有着错综复杂而又高度统一的内因。和肝、心、脾、肺、肾关系密切。
五脏与心脑血管的关系
心:主血脉,主藏神,主神志,这就是心脑不分家的理论基础。心具有有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舒缩,维持脉道通利的作用。血液要想在人体内正常运行,需依赖心的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血脉通畅。心阳的推动,温煦和固摄作用相互作用、平衡,协调运作,从而保证血液通达全身,运行正常。
肝:主藏血,主疏泄,是指肝脏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和防止出血的可能。主疏泄,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和物质的代谢。具有对血液进行清洁净化的作用,因此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本原因是人体肝的脂类等代谢功能出现了异常。因此,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根本措施就是恢复肝的代谢功能,使其有足够的能力清除血管中的“垃圾”以保持血管畅通。
脾:主运化,主统血。脾具有把食物吸收转化为气血精华,并运送到全身各脏腑的生理功能。脾主运化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中的中心环节,是后天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气血化生的源泉,气血不足,则血流脉动无力,周身得不得营养,容易堵塞。
肺:主气,对全身气机具有调节作用。肺有节律的一呼一吸,是维持和调节全身气机正常升降出入的重要因素。肺主气,心主血脉,肺气有贯通心脉作用。肺气壅塞,可导致心的血脉运行不畅,又因气为血之帅,气虚则不能运行血脉,很容易导致血脉瘀滞的症状。
肾:主水,主藏精、为先天之本。具有主司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的机能,而气血的生成很多都是靠肾精的滋养。它将带毒素的血液清洗、过滤,并清除体内代谢产生的毒素和多余水分,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的平衡、保持内环境的稳定;调节血压;维持骨骼的强壮;促进红细胞的生成等。因此,肾脏病和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可谓互为因果。
五脏联动,一损俱损
人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食物从口中如到胃,经过脾脏的运化,产生水谷精微结合肺脏的呼吸之气的转化和肾精的滋养,经过心脏心阳的灼炼形成血液,经过心气的推动,肝脏的疏泄流通,经过肝脏和肾脏的代谢,排泄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循环。整个循环是一个平衡稳定状态,一旦一个地方出错,就会导致整个循环的失衡而出现问题,其主要就是心脑血管的气血循环系统问题。而气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精神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素问·调经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而。故气血足,百病不生,气血亏,外邪侵,內邪生,百病乃生。
综上,我们不难看出:肝心脾肺肾作为一个完善的“系统”,共同维系着人体统一的调节机制。因此,治疗心血管疾病不能仅仅哈尔滨白癜风医院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10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