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是偶然,据临床统计,它与机体、疾病、生活、社会心理、气象等五大因素有关。

一、机体因素

1、性别与年龄

一般情况下,男性40岁以后冠心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每增加10岁,发病率递增一倍;女性冠心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男性晚10岁左右,到更年期后,逐渐接近男性。

2、超体重

据相关资料证明,超体重(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10%)和超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易患因素。

3、遗传

冠心病有较肯定的家族聚集性,有患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其冠心病死亡率为一般人群的2.4倍。

二、疾病因素

1、高血压

高血压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患高血压的年龄越早,得冠心病的危险性越大。

2、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蛋白血症是指血清中某一种或几种脂蛋白的增多。低密度脂蛋白,能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3、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最常见和危险的并发症是冠心病。据有关调查显示,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几率不仅较正常人高2倍,且发病早、病变范围广。

4、心脏病

不良的心功能可直接或间接引起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特别是冠心病患者,其发生率比无冠心病人群高5倍。

三、生活因素

1、吸烟

据某地区18年随访资料表明,大量吸烟的男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是非吸烟人群的3倍。

2、饮酒

在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若大量饮酒伴情绪激动,可导致脑血管意外。

3、饮食

膳食中钠盐负荷高、钙摄入不足等,均是发生脑血管意外的因素;脂质中的胆固醇能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以动物性食品为主的膳食,可摄入较多的胆固醇,致使冠心病的患病率增加。

4、活动

冠心病的发病率一般是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脑力劳动者平时活动量少,冠状动脉缺乏负荷锻炼,加之脂质沉着,易发生冠心病。

四、社会心理因素

1、职业

工作中需用脑力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职业,对视觉、听觉形成慢性刺激的职业,均能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增高。

2、性格和神经类型

A型性格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A型性格的个性特征,影响了血液中甘油三酯的浓度,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五、气象因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气象条件有一定关系,寒冷季节的发生率较其他季节明显增高。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原因很多,遗传因素占据的比例很小。很大一部分心脑血管疾病都与人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息息相关,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从日常生活习惯、饮食、运动等方面做起,保持良好的思想情绪学会自控、切忌思想情绪大起大落;保持生活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保障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杜绝吸烟酗酒等不健康行为;保持







































皮肤病白癜风
皮肤病治疗最好的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0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