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亲的儿子,我已经做了三十七年了;
作为儿子的父亲,我只有七年;
我是一个成熟的儿子,是一个没有经验的父亲。
为人子是每一个人无法选择和逃避的,为人父确实自己有意为之。父子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传承,应该是一场漫长的修行。好在我们一路走来,都有祖辈、父辈的呵护,也从他们的细润无声的呵护中成长,然后把自己享受和感受的美好传承给子孙后代,我想这就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奥秘。
一、这世界您们曾经来过
父母在我四岁时,外出城区做豆腐生意。我和哥哥就随着祖父母一起在农村家里生活。我高中以前,基本是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爷爷奶奶担负起了我儿时教养的职责,应该是成功的,也是美好的。我的成长经历也许代表了一代人的成长规程。
爷爷奶奶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守着十多亩地过日子,日夜劳作不息;我的童年和青少年就是在见证和参与爷爷奶奶的辛勤劳作中长大的,春天放假就去田地里帮忙刮麦冬,分麦冬,排麦冬天,为种西瓜、香瓜、棉花做薄膜田埂,农忙时有几天的麦假,专门用于帮家里收麦子;夏天就是去放牛,去西瓜地看西瓜、去棉花地捉虫,去掉多余的枝叶,跟爷爷一起去卖西瓜等;秋天就帮忙掰棉花、拔花生,收芝麻,当然放牛也是常务之一;冬天比较少事,也不用放牛,但是天气寒冷,我们小孩子最兴奋的就是下雪天,去打雪仗,溜滑梯,围着树根疙瘩烤火,烧花生或红薯,无聊时粉条也烤着吃;最开心的是过年前,按照古人言,看杀年猪,购置瓜子、糖果等年货,炸爆米花,雪花糖,收拾房子卫生,蒸包子,开炸锅,放鞭炮、吃团年饭,穿新衣服去村里拜年......如此反复,度过了非常开心、快乐、充实的童年时光。
如今爷爷奶奶已经离开我们,我时常还是会在梦中见到他们,感怀他们对我的养育、抚育之恩。今天是父亲节,我很自然从爷爷奶奶谈起,因为他们替代父亲,在我童年的记忆里给我了浓浓的父爱。
祖辈呵护的点点滴滴,现在的很多父母都是做不到了。我记忆中,我上小学期间,每一天的早餐都是奶奶起床给我变着种类做的,鸡蛋炒饭、烙煎饼、鸡蛋面,打糊糊等,总之就是很有胃口,每天都吃的热乎乎的早餐去上学,我们小时候还有早自习,天未亮,奶奶就起床做早餐,记忆中没有间断过,及时生病了,也是带病起床做好了,再去床上躺着。一顿早餐,这个看似平常的再不平常的事情,回忆起来内心无比温暖,无比幸福.
小时记忆中,最羡慕那些父母不起床给孩子做饭,早上就给五角或一元让孩子买零食吃的同学。我是没有零花钱的,除了买文具之外,祖父母不会让我们接触到钱。怀念奶奶,是怀念她勤劳节俭坚强奉献孤傲的一生。她一生平凡无奇,却愈久弥香。在爷爷走后的六年时光里,奶奶有幸和我共同生活两年多,看到她爽朗的笑声和健壮的身体,我原以为她可以陪我很多年,然事与愿违,奶奶在年10月间中风,半身不遂,还记医院住院的十一天的时间里,我日夜守护在病床,开导她面对现实,不要再试图独立行动。后来为了减轻我的负担,在年八月间母亲带奶奶回到襄阳,落叶归根,奶奶在父母的悉心照顾下,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两年,年在我第二个孩子出生在即的前几天,奶奶走完她苦难的一生,她临行前,想的最多的孩子儿孙,还是不愿耽误母亲去帮我带第二个孩子;她感谢母亲多年的悉心照顾,说她比女儿还要好;虽然多次因不服气摔在地上,卧床三年多,奶奶身上没有任何损伤,安详的寿终正寝。
我的爷爷刘序敏,仁德宽厚之人,身材高大魁伟,胸襟宽广似海,为人谨慎自律,与人唯善唯容,生命不熄奋斗不止。
爷爷生于民国农民家庭(解放后成分为中农),是家中长子,未满周岁丧母,继母少爱且又生有二子,名为序山、序才。十二会耕地,渐成家庭主要劳力,十七岁成家,长子难产而夭折,之后多年未孕,遂收养一女,养女十多岁因庸医误诊而亡,仅次子刘和平和女儿刘院香长成。所生三孩皆是破腹而产,频频贷款,在那个靠工分与集体劳动生活的年代,其中艰难,非常人能想。听说当年为了借五元钱,跑了十八家亲邻。
因是家中长子,结婚后,成为家中顶梁柱,上要侍奉父母,协助父母照顾同父异母的弟弟,祖母曾言:“进了这个家,就没日没夜的做针线活,给一家老小做衣服、鞋子。虽则如此,在那个大家庭里,爷爷仍显得孤单,曾祖父在时,也显得有心无力;曾祖父离世,祖父后母持家,偏爱亲子,常做不平事,祖父多无言,坦然面对。祖母不平,多与叔叔打架受气受伤。
在那段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爷爷凭借勤劳与善良,侍奉双亲,照顾家庭,将父亲和姑姑抚养成人,供父亲读高中,使子女过着相对优越的生活,给子女成家。改革开放后,支持儿子创业,抚育两个孙子刘坤、刘雪,哥哥刘坤与祖父母共同生活到十四岁,我共同生活到初中毕业;抚养外甥女陈雪,从满月养到五岁多。抚育孙辈的同时,日夜劳作,除了耕种村里分的六个人的地,又开荒于潭边、堤外,最多是应该有十五六亩地。
爷爷一生节俭。不打牌不来赌,可能一般人都以为他不会打牌,其实我知道,爷爷会打牌,只是不打,农闲无事时,他偶尔会看其他人打牌;从不乱花钱,出门带干粮,从不上馆子,也不在外边吃饭,爷爷常说:“一碗面,一两块,有什么吃头,有一两元钱买二两肉,一家人都吃肉丝面。”
晚年,爷爷身患高血压,并于年春节前后脑血管三处破例最为严重,病治好后,身体迟迟不能恢复,不能下地种田,爷爷很是苦闷,硬是不服老,坚持下地劳作、锻炼,慢慢体力恢复,又可以用那个九斤半的大锄头。闲暇几年后,在年秋天,再次分得村里八个人的土地,又开始了忙忙碌碌的生活,当此之时,爷爷已经是七十二的高龄了,并且深受病痛折磨,肺病导致时常高烧和发冷;前内腺导致小便堵塞;还有经常发生胃病等。终因积劳成疾,于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凌晨三点左右发病,下午两点十分左右辞世。我初中时感怀爷爷奶奶勤劳奋进,曾描述他们:“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未曾想竟一语成谶,在爷爷身上应验了。我清楚的记得,在爷爷去世的前一个晚上九点多,我莫名其妙的第一次在那么晚的时间给老家打电话,接电话的人就是爷爷,他声音洪亮而清晰地告诉我:累了,累的要死,说我父亲母亲把地以每亩元一年的价格给别人种了,以后没得累了......言语中还埋怨我父母把地给了别人种,认为不对,不划算。
是啊,一世作为农民的他,当然知道土地的价值和重要性,土地里面出黄金。”经商的钱一时间,庄家老的钱万万年”。然怎么就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怎么就闲不下来呢?
爷爷与人为善,宽厚容人,我很少见他与人争吵,或辱骂外人。晚年虽因宅基地和一棵树被亲侄子偷偷砍伐,而与同族产生纷争。爷爷也只是据理陈述,言简意赅,就事论事,向队长、书记反映,寻求合理解决。其实我能体会他晚年对世态炎凉的无奈,和对留给子孙后代的财产的重视,但是即便如此,也没有改变他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风格。
爷爷同情老人和弱者,记得在老房子时,经常主动帮邻居的二奶奶买些鱼肉回来,有时还不收钱。过年后没有吃完的腊肉,给村里的同族老人;经常借钱给需要的族人,并且主动送到借钱人家里等。爷爷对他人的过错,总是抱一颗理解与宽容的心,从不背后说是非。因为他乐于助人,过年时,在村里串门,凡提及爷爷,都说他是个大好人,待人厚道实诚。
爷爷一生严谨自律,从无妄言浮语,实事求是,慎言慎行。爷爷喝酒,然一辈子只醉酒过一次,这唯一的一次醉酒还是因为酒被做了手脚,勾兑酒精;爷爷也抽烟,年轻时还抽的满厉害,曾把抽烟和吃饭放在同等位置上,然年脑血管破裂后,医生要求不能吃烟,不能喝酒,要一次三餐吃药,爷爷出院后,戒烟戒酒,一日三次药,至死未变。
在全家人中,属爷爷的心最细,他虽然言语不多,然而方方面面都能想得到,心非常善,也非常细。爷爷的关怀是润物细无声的那种,让人感觉很舒服。小时候,我和哥哥有任何不舒服,无论什么时间、什么天气,他都第一时间带我们去看医生,回来督促我们吃药,直到我们病好才放心;奶奶有不舒服,爷爷总是骂骂咧咧的带奶奶去看病,因为奶奶心痛钱,总是喜欢忍。晚年的时候,爷爷很少让奶奶独处,每每都是出双入对,哪怕是奶奶单独去洗衣服,他也会跟去,看到有人在一起洗衣服,他再回来;如果感觉应该回来,还没有回来,他会再跑去看看………
爷爷还是我的启蒙老师,幼时常听他讲一些历史、俗语古谚、农事等,让我明白事理,对文化和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我成长成才的基石。爷爷常常告诫我和哥哥:好好读书,好好跟同学相处,不惹事,不打架;我毕业后,当了律师,他又嘱咐我:“要用心给人家办事,不该要的钱不要,不能干违法的事,注意安全”。还经常为我能否打赢官司而担心,总是问我,打输了怎么办呢?
爷爷是一个乐观而务实的人,回望我与爷爷相处的二十多年里,我很少听到爷爷抱怨过什么,也从来没有看到他消极过,对事物和人生的看法总是乐观而理性。爷爷不迷信,他不相信鬼神,他相信科学,每年的农历本他都要买,并且按照上面的知道和自己的经验进行耕种;他相信自己,总是靠自己的双手去解决一起苦难。
爷爷奶奶虽然离我而去,但是在生命中的每一个重要的日子,每一个节点的日子,我总是喜欢独处,喜欢用文字记录所思所想,他们也都自然而然出现在我的脑海里。
这个世界您们曾经来过,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这种将关怀陪伴我的终生,我将这种关怀传递给我的孩子,让他们知道这种爱的传递。
二、无言的父爱
今天是父亲节,我非常幸福,父母、岳父岳母都和我们一家四口生活在一起,在现代这个扁平化的家庭潮流中,我们应该是少数派。难能可贵的是,这么多年了,我们都相处的很和谐,没有发生过争吵,有一些小的习惯差异,也有我和老婆化解在萌芽状态。
父亲和母亲是高中同学,高中毕业后就按最新式的方式自由恋爱结婚,抚育我和哥哥两个孩子。为了改换门庭,在我四岁的时候,就随着改革浪潮,出门做生意,直到我的儿子出生,为了帮我带孩子而结束二十多年做生意的生涯。
父亲一生酷爱喝酒和抽烟,不喝酒一般不与我辈诉苦,喝醉酒就会主动找人说话,有说不完的酒话,也因此被亲友嫌弃。
曾几何时,父亲每每醉酒后,耳提命面:你看看老爹累不累,干了十几年的豆腐,周围人找找,有没有第二个?你将来读完书,我就不管你了,你万事都要看自己?你大学毕业我就不这么累了?你结婚了,我就不这么累了,你将来要自己靠自己……当时的我都信以为真,以为父亲为了我,累坏了身体,使得我更加勤奋的学习和独立。
大学毕业后,父亲没有停下来,还是做豆腐!还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我工作后,需要建房子结婚;我结婚,需要礼金,需要风风光光的举行婚礼;婚后要建第二套房子;买东津世纪城的房子;后来买南沙的房子,都有父母的资助......父母每每都是主动鼎力支持,当然还有我的哥哥嫂嫂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对于我的父亲,我的切实感受是他根本不存在养儿防老的想法,有的是付出、付出,再付出。父亲想抓住最后存有的力气,去积攒更多的钱,以减轻儿子们的负担,想学习爷爷的精神,不累及膝下。父亲内心对自己晚年生活应该是没有担忧的,第一他有点积蓄。第二他其实本质上不在乎,生死有命。第三有我和哥哥两个儿子,怎么也不至于没人管。为何还如此勤劳拼搏,其实是自己的心理需要和自我价值的需要,用他们的话叫“闲不下来”。所以,当此之时,既不能强迫他不劳动,也不能对他这种玩命式的拼搏,不闻不问。所以要劝他,放弃种地,减少打工,每年修养几个月。如此,可能会更稳妥。
我们的每一步成长,都凝结了父母的心血,都是辛辛苦苦从一块一块的豆腐中,从每日每夜的劳作中,积累下来,省下来的,那种全年无休,过年也只休六日的年年月月,父母他们的一生差不多都是这样过来的。当然这些钱中,还凝结了爷爷奶奶一生的贡献,爷爷总是将农业收入,交给母亲,让母亲存起来,只到年春节前突然高血压导致脑血管破裂中风以前。祖辈和父辈的勤劳与奋斗,爷爷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奶奶勤劳能干、省吃俭用的精神,父母坚韧不拔,数十年如一日的坚强毅力,那种不怕苦,不怕累,不怕一切困难,一切为了子孙后代的情怀,值得我们永远记忆,我们有责任传承下去。
我成长的路程一路平坦和顺风顺水,过上今天的幸福的生活,并不是我的运气好,也不是我自己的努力,而是亲人们一路披荆斩棘的扶持和帮助,是他们为我遮风挡雨,为我提前储备,为我添砖加瓦!
三为爱传承
在父亲过完六十大寿,身体检查出现了问题。对于父亲的治疗,我们两兄弟的各种意见都高度一致。不需要父母出一分钱,尽最大的努力治疗,不考虑报销,不考虑费用,不考虑效果。医院,按最优的医疗方案,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不为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不让自己后悔。哥哥的口头禅,令我感同身受:“父母能花到我们的钱,是我们的幸福,再赌一把,现在又不是没有钱,该怎么治就怎么治……”。家有儿子和正气如此,家之大幸也。
从发病以来,看到父亲珍爱生命、积极配合治疗,每天尽力的吃,尽量的克制自己的脾气,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们都很开心。七个多月来,中医、西医,医院,常规治疗和偏方,我和爱滨,工作之余,十多次送入院、接出院,医院求教方案,多听多问多评估,不搞清楚誓不罢休,希望与失望交织,庆幸与期许并蓄,本着尽人事听天命的积极有为去做一切能做可以做的事情,其中的心路历程也只能自己品尝。
我们全家人的选择是尽最大努力、用最佳方案去治疗。我对我们家人的珍爱生命、积极治疗、全力以赴骄傲;为家人在困难面前,精诚合作、凝成一股绳骄傲;我相信,只要我们一起努力,奇迹一定会出现,父亲的生命进程不受肺癌的影响,能够控制住,并度过正常的生命周期。
在这个特殊的父亲节里,我暂停辅导孩子功课,在书桌上敲下这些文字。希望我能记住我们家的优良传统,并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5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