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2月29日电(兰霞)来湖北襄阳之前,姚再先医院医院重症医学科已经工作10多年了。PICCO监测仪、呼吸机、透析机,是他与死神搏斗的“武器”。抢救昏迷、休克的危重患者,与时间争夺生命,是他日常的工作。
“密切观察患者微小的病情变化,预判病情发展趋势,早一步采取救治措施是战胜‘死神’的制胜法宝。”23日,在医院隔离病区医生办公室,姚再先一边和医院五楼病区主管主任刘学勇分享临床救治经验,一边走进隔离病区开始查房。
“大爷,今天怎样,咳嗽好点没?”
“咳嗽好多了,就是痰多。”
“和昨天比,还是黄色粘稠的浓痰吗?”
“今天的痰是白色,比昨天稀一些。”
“大爷,你的各项指标都趋于正常。保持好心态,吃好、睡好,按时服药,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姚再先每次询问患者情况,从来不漏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患者病情发展的细节。
“姚医生,你来了。我今天感觉好多了,也不发烧了。”李阿姨说:“不过,一动就感觉累。”
虽然体温正常,但是患者气喘的症状没有缓解,吸氧时血氧饱和度从98%降到93%,这些细微的变化引起姚再先高度警惕。
由于患者患有多年冠心病,无双腿浮肿等典型的心衰症状,姚再先预判患者肺部病变加重,很有可能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他立刻提出:“阿姨,您多平躺休息。一会我们拍个CT,找一下气喘的原因。”
正如他担心的一样,李阿姨复查CT影像与以往相比,肺部阴影病灶明显扩大,病情确实加重。
姚再先10几年的从医经验告诉他,李阿姨如果不改变现有氧疗治疗,病变将急剧加重,甚至危及生命。他立即上报,邀请院内专家会诊。
结合患者以往病史、临床表现和各项检查结果,以及姚再先对病情预判,专家组采纳了他的意见,医院。
“谢谢小伙子这几天的照顾。等阿姨好了,给你做襄阳牛肉面,再见。”李阿姨感激地和姚再先告别。
这一声“再见”背后的辛苦,只有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才明白。每天查房、密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26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