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完成目标7成就业情势真的乐观吗?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5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同比多增12万人。考虑到今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为1000万,这也就意味着半年时间就业目标已完成7成。且2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8,也低于4.6的上限。单从表明数据来看,就业情势很乐观,但是不是真是如此呢?笔者认为,实际情况可能并未那么乐观。 首先,企业用工需求明显不足。据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2季度市场需求人数较一季度减少60.8万人,降幅超过10。全国3大区域市场用工人数均有所着落,其中中部地区市场需求人数环比着落了20.9。 过去几年“用工荒”一直是报道的热门,而今年“用工荒”的声音被“裁员”替换。6月份海尔公布了万人裁员计划,缘由是制造业务的智能化减少了用工数量。事实上,现在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采取机器人工作,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机器人每一年新增数量将会保持在35左右,这1趋势也就意味着会有更多人工被智能替换。 另白癜风遗传外,也有分析人员指出,目前隐性就业现象也很突出,比如,一些企业在生产淡季采取减少薪水、无薪休假、缩减工时等弹性工作安排,减少用工本钱。 财政部综合司经济预测处处长马栓友日前在社科院召开的经济形势分析会上还提到,目前有很多“僵尸企业”,地方政府出于就业等方面推敲而不断为其“输血”,但这些企业能保持多久未可知,今后可能会有成范围集中失业爆发的风险。 其次,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到达727万人,创下历史新高,可谓“史上最难就业季”,很多大学生不由喊出“毕业就是失业,就业成了事业”的口号。 人社部发言人李忠昨日介绍说,上半年有97万求职者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其中高校毕业生56万人。达成就业意向仅56万人,可见高校毕业生整体就业情势之艰巨。 也正基于此,人社部在下半年工作中将高校毕业生就业置于首位。“高校毕业生的总量压力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困难还是由于他们的专业知识、就业观念、就业能力、就业意愿同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结构性矛盾非常突出白癜风能治好吗。”李忠说。 而相较于高校毕业生,技工院校毕业生更能适应市场,就业更容易。中国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监测中心数据也显示,就业市场上中高级技能人才供不应求,2季度对技术等级有明确要求的占总需求人数的57.8,主要集中在低级技能人员、中级技能人员和技术员、工程师,其所占比重合计为49.6。 最后,“弱增长,强就业”是忧不是喜。近几年,服务业已成为就业的贮水池,去年仅用9个月就完成全年900万的新增就业目标,今年用6个月完成1000万目标任务中的7成,很多专家在分析经济放缓背景下新增就业数据仍向好的缘由时都提到,服务业比重的提升及发展吸纳了更多就业。 不过,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强调,“弱增长,强就业”的背后是低端服务业替换工业成为就业的增长点,这是忧不是喜。“这类苗头一旦成为趋势,就可能意味着我们已踏上滑入中等收入骗局的歧途。” 可见,就业的数量,并不等于就业的质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f/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