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患者会看到这样的诊断或影像学报告,“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缺血性脱髓鞘”,“脑白质疏松”,“脑白质病”等等。当患者问及这个问题时,医生的解答往往是小血管堵了。老百姓就算得了小的梗死,经过一段治疗后往往恢复得不错,于是无论患者和医生都不再去深究了,小小梗死放任自流了。但这样往往是错误的,因为这就是在这要引出的话题——脑小血管病,它是小病灶大问题。
脑小血管病是一组脑内小血管缺血或出血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小的卒中,记忆力下降,抑郁焦虑,走路变慢,二便障碍,核磁共振通常表现为腔隙性梗死灶,缺血性脱髓鞘或脑白质疏松,微出血。老百姓和基层医生忽略脑小血管病的诊疗,原因是仅看1-2次卒中预后情况,而忽视了脑小血管病的重要特点:第一,隐袭性,往往是在做头部影像学检查偶尔发现;第二,蓄积性,人常说的“量的积累,质的变化”或“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小血管病的控制不佳,往往是导致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第三,病因复杂,导致小血管病表现的疾病种类很多,因此脑小血管病的病因比大血管病(即血管狭窄)较多。脑小血管病的病因大体可以分为六种:①动脉硬化性。它与高血压控制不佳或昼夜节律消失有很大相关性。脑小血管病的理性血压是/80mmHg以下,这与血管狭窄的大血管病血压控制有所不同。②散发或家族性脑淀粉样变。大家知道以色列总理沙龙就是脑淀粉样变的出血性脑卒中。③炎性和免疫介导性血管炎。④家族遗传性脑小血管病。其中单基因遗传性脑血管病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它包括CADASIL,CARASIL,RVCL,COL4A1综合征,Fabry病等。⑤静脉胶原增生。⑥其他原因,如放射性脑病相关血管病等。脑小血管病的最终结局往往会导致血管性痴呆,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严重的生活不能自理等,一旦症状明显出现以后,其疾病进展将不断加速,并且治疗效果会越来越差,因此需要早诊断,早评估,早干预。
众所周知,目前血管狭窄(大血管病)可以支架治疗,急性期(通常小于6小时)溶栓治疗可以较好的改善。但脑小血管病的溶栓效果可,但易反复,并且不能支架治疗。血管性痴呆是所有类型痴呆中最有可能延缓的痴呆类型,而血管性痴呆病因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脑小血管病,因此早干预,早评价,早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脑小血管病导致的血管性痴呆的重要手段。
赞赏
长按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yy/1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