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予明
经典危险因素
大量前瞻性队列研究证实,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首位危险因素。亚太队列研究显示,收缩压每升高10mmHg(1mmHg=0.kPa),亚洲人群卒中发生风险增加53%。目前关于低血压与卒中的发生风险关系尚不明确。血压变异性对心血管疾病发生及病死率均有显著影响。
多项荟萃分析(meta)均证实,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均是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国国家卒中注册(CNSR)研究证实,糖尿病是影响缺血性卒中患者短期及长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多项meta分析及前瞻性队列研究均提示,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脂蛋白(a)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而TC、LDL-C与出血性卒中则呈负相关。甘油三酯(TG)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不明确,仍需进一步研究证,而多项队列研究提示TG的降低可以升高出血性卒中的发生风险。
心原性卒中占缺血性卒中的比例约20%,各种类型的心脏病,尤其是心房颤动(房颤)显著增加卒中发生风险,而我国缺血性卒中合并房颤诊断率(5%~11%)显著低于欧美和其他亚裔人群研究数据。EMBRACE研究发现,对于隐源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长时监测房颤检出率(16.1%)是重复24h心电监测的5倍以上。
生活方式(吸烟、饮酒、缺乏锻炼与不均衡饮食)
Framingham研究发现,吸烟是缺血性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后续研究发现,二手烟同样增加卒中发生风险,且呈剂量效应关系。饮酒和卒中风险之间存在J型曲线关系,轻度饮酒(<g/周)可减少卒中发生风险,重度饮酒(g/周)会增加卒中发生风险;中至高强度的锻炼能有效降低卒中发生风险。
低钠、高钾及富含水果蔬菜的饮食模式,如地中海饮食和终止高血压膳食疗法,可以减少卒中发生风险。高钠摄入增加卒中发生风险,现有的研究提示,钠摄入量过低也可增加部分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有待进一步证实。
睡眠
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S)是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而现有研究发现,睡眠时间过长(>8h)或过短(<6h)均可增加卒中发生风险。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包括Framingham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和复发风险相关。
慢性炎症
目前有限研究发现,包括鼻窦炎、牙周炎、慢性类风湿关节炎在内的慢性炎症可增加卒中发生风险。
其他
大量前瞻性队列研究发现,肥胖(体质量指数≥30)是卒中发生的危险因素。而关于肥胖与卒中预后可能存在“肥胖悖论”。与非偏头痛患者相比,偏头痛尤其是先兆性偏头痛显著提高卒中发生风险。一项纳入1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相比,卒中发生相对危险增高。近几年大量研究证实,颗粒样污染物(PM2.5、PM10.0)和气态污染物(CO、O2、SO2、O3)均可增加卒中发生风险。情绪状态与卒中发生风险研究发现:焦虑、抑郁也可增加卒中发生风险。
卒中危险因素种类众多,但多是可防可控,我国卒中患者往往合并多种危险因素。因此,应贯彻高危人群防控策略,开展联合防控,以尽快降低我国卒中带来的沉重疾病负担。
摘编自:中华医学信息导报
更多精彩敬请北京哪间白癜风医院最好北京安全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10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