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前来求医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能够药到病稳定、逐渐好转,君和堂早在创立之初就特邀了金陵医派传人侯俊副主任为坐馆专家,侯主任的亲诊开方给广大心血管病患者的健康带来了福音。

四类常见心脑血管疾病

笔者采访时,侯主任介绍,高血压、心绞痛、心律失常、慢性心衰是常见的四类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到了冬季,这四大疾病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都会明显增多。究其原因,冬季气候寒冷,气温降低,血管主动收缩,血压升高,从而加重心脏负担,促使心脑血管疾病突发;再加上冬季呼吸道等疾病好发,也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埋下了隐患。

扶正祛邪辩证论治

侯主任说,中医治病注重整体观念,辩证论治;在治疗过程中,以正气虚弱时,治疗方法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反之,在正气不很虚的时候,则应以祛邪为主,辅以扶正。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证,应分别采取心脑同治、虚实同治、痰瘀同治等方法,往往可取得事半功倍的疗效。

心脑同治

中医认为,心脑之间存在着内在的相关联系,历代名医对心脑的阐述均说明了这一点。《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所舍也。”明代李时珍明确提出“脑为元神之府”。清·汪昂在《本草备要》曰“人有记性,皆在脑中”。中医藏象学说将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五脏,充分说明了心脑之间有必然联系。

虚实同治

《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气血相合、融灌周身、机体强壮调和则不受外邪侵袭。反之,气血失调、供血障碍就会引发心脑血管病疾病。现代医学表明:气血在人体心脑的生理需求中是至关重要的,气血失调,如:气虚、血虚、气滞、血瘀等是供血障碍之根源。

痰瘀同治

现代医学之高血压、心绞痛等部分心脑血管病,其主要病机是痰瘀同病。机体气血失调,如脾气虚损,脾运失司,水湿内停,积聚成痰,可阻于血脉,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血瘀,根源是无形之痰在作祟。所以针对痰瘀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痰瘀同治很重要。

心脑血管病趋年轻化的成因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气候因素、饮食习惯等都有密切关系,发病年龄的年轻化让我担忧!

你们年轻人长期对着电脑,久坐不动。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锻炼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以前我们上班还可以骑自行车,你们现在是基本上乘公交、开车,走路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周六、周日,基本上都开始当“宅男宅女”了。再加上饮食不规律,不科学,营养不全面,导致血脂升高,身体素质变差。

远离心脑血管病的四项饮食原则

中医讲“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气增,气增日久,夭之由也。”意思是说:各种食物,对人体都有好处,经常均匀适量食用,身体就会健康,若挑食、偏食就会发生疾病。因此要预防心脑血管病,就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坚持低脂、低糖、低盐,高纤维——“三低一高”的饮食原则。

控制盐的摄取量

食盐的主要的成分是氯化钠,摄入食盐过多,血钠就会升高,血压也就随之升高。不仅如此,过多的氯化钠本身对心脑血管病的形成就有促进作用。

多吃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这些物质对脑血管和脑组织有保护作用。特别是富含β-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果菜如菠菜、胡萝卜等有显著的预防心脑血管病作用。

多吃富含omega-3脂肪的鱼

如果血液中含有大量omega-3脂肪酸,心脑血管病的机会就会减少,即使罹患,伤害也会比较小。这是因为神奇的omega-3脂肪酸能够调节血液的状态,使血液不容易形成凝块,进而防止大脑血管阻塞。同时omega-3脂肪酸可停留在细胞膜内,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柔软而富弹性,比较容易挤过狭窄收缩的血管,把氧气运送给脑细胞,减少脑组织损害。

顺便一提的是,吃饱和动物性脂肪的作用恰恰相反,会使细胞膜变得更僵硬。健康起见,最好少吃。

少吃甜食

糖类的过多摄入,不仅加重胰腺负担,易患糖尿病,同时也可导致脂质代谢障碍,促使心脑血管病发生。

侯主任提醒:

夏将去秋将来,气候冷热变幻,初秋不可贪凉。万病因寒而起,因此史有张仲景《伤寒论》,所以医生持伤寒论多。

另外,秋气主“燥”,大家一定要注意多喝水,多吃有滋润性质的水果,如梨、香蕉等。当然也不要盲目的死劲喝水,饮水过多会造成体内电解质失衡,所以要根据人体需要适当的补充。

喜欢君和堂,那就







































治疗白癜风最好方法
氮芥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18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