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们

我是小君

今日迎来秋天的第四个节气——“秋分”。

接下来的日子

秋色愈浓

秋夜渐长

气温逐步降低

昼夜温差也会逐渐加大

掰着手指盼望的

国庆小长假也快来了

秋分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这是一年之中最“平衡”的时候。

秋分节气知多少

秋分过后,金气敛降、压力增加,地面以下阳气渐多于地上,天气一天冷过一天,黑夜一夜长过一夜,昼夜温差明显加大,逐渐步入深秋。

此节气后的养生,应重在养“收”、养阴。

俗话说:“春捂秋冻”,意思是在秋天,身体需要经受一点“冻”,使其慢慢适应下跌的气温,从而为即将到来的寒冬提前做好准备。

但秋冻要因人而异。如果人的体质本来就比较虚弱,不适宜的秋冻反而会使其恶化,达不到最初为了提高身体耐受性的目的。

同时,秋季又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的季节,对于有这方面疾病史的中老年人来说,防寒保健则尤其重要。如果这部分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也尝试“春捂秋冻”,将是十分危险的举动。

心脑血管疾病,中老年人的健康杀手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高达2.9亿,并且有上升的趋势,全球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可想而知,这种疾病的“杀伤力”很强。

心脑血管疾病大多是由“三高”引发而来的,会影响大脑头皮的血液供应。而导致头皮发麻的直接原因大多是大脑头皮的血液供应不足,所以,长期出现头皮发麻的症状,一定要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最容易“惹”上心脑血管疾病。当睡觉时大脑的血液循环缓慢,出现脑血管供血不足,若迟迟不治疗,严重则会引发脑血栓。

头皮发麻是怎么回事?

人体有1/3的血液都在头部,如果血液循环不畅,大脑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头皮发麻。

那究竟是什么因素令头皮出现发麻呢?

这当中有不少原因,一般是受心理和神经引起的。

当出现较大的压力、不良情绪和精神时,会影响植物神经的调节功能,就会使头部的血管和神经处于长期充血的状态,头皮就会发硬、发胀、发麻。此外,还可能是因为睡眠不规律、趴着睡压到神经末梢等。

头皮发麻还预示着疾病的发生。

如果你是“久坐一族”,伴有肩颈酸痛、头皮发麻的症状,那就可能是颈椎病引起。颈椎病会导致人体的神经血管受到压迫,使血液不能顺畅地输送到头部,从而导致大脑供血不足,引发头皮发麻。颈动脉硬化同样会造成血液供给不足,特别是“三高”人群、中老年人,而这时出现的头皮发麻往往是中风前的信号。

若任由头皮发麻的症状长期发展下去,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会比常人高出80%!

心脑血管的天敌不要碰,3个动作可预防

血管堵塞、不畅通,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01

心脑血管最怕冷

专家称:血管受刺激后易收缩,导致血流慢,形成血栓。加之,一些中老年人有血管硬化的问题,当血管硬化碰上血管收缩,血压就会升高,诱发脑出血等急性事件。秋天到了,心脑血管患者也要注意披上外套保暖。

02

又熬夜又吸烟

血液的粘稠度比平时高出8倍以上。熬夜、吸烟都是招惹心脑血管疾病的“元凶”之一,久而久之,血管会变得更加脆弱。

03

常吃油腻食物

摄入高胆固醇食物过多也会使血液变稠,若过多油脂沉积于血管壁上,慢慢地就会出现小斑块阻塞血液流通,使血管通道变窄。

有数据表明,高血压患者发作脑梗死的几率是正常人的4-7倍;高血糖容易使大血管发生病变,发生中风几率比正常人高2-3倍。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3个简单的动作让血管更年轻

1、伸懒腰

坐久了血液循环不畅通,这个动作可以舒展腰部、放松脊柱,通过拉伸的方式使淤积的血液流回心脏,加速血液循环。

2、揉打耳朵

空闲时,多用双手轻轻拍打或揉搓双耳次左右即可,这样能刺激耳朵上穴位,按摩经络,加速血液循环,预防血管堵塞。

3、按摩腋窝

腋窝看似不起眼,其实它隐藏着9条动脉、1条静脉、12条神经、5群淋巴结。当轻轻按揉腋窝,能使血液在心脏、动脉、静脉及毛细血管周而复始地回流通畅,调节大脑的血液流量,稳定血压。

保养心脑血管是个持久战

秋更要多加注意和防护

那么

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们

建议服用老君炉心脑康胶囊

心脑同治疗,效果更显著!

友情提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237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