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
临沂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
通报了临沂市年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状况。
当前,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为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第一位杀手,年,临沂市启动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市工作,按照创建要求,组织开展了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
发病比率
三成以上成年人患高血压
年,全市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31.54%,糖尿病患病率为10.13%;全市居民心血管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为.04/10万,其中冠心病猝死报告发病率12.92/10万,急性心肌梗死报告发病率.12/10万;全市居民脑血管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为.93/10万;全市恶性肿瘤报告发病率.30/10万。
发病前十位的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肝癌、甲状腺癌、食管癌、宫颈癌、膀胱癌、胆囊癌。
发病原因
四成成年人体重超重
年,全市18岁及以上居民超重率为40.01%,肥胖率为26.33%,血压偏高检出率为25.68%,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减低)检出率为14.01%,血脂异常患病率为43.92%。
每日人均食盐摄入量为10.18克,食用油摄入量为33.66克,蔬菜摄入量为.10克,水果摄入量为.81克,蔬菜水果摄入不足的比例为41.64%;现在吸烟率为22.77%,30天内饮酒率为21.60%,经常锻炼率为16.67%。
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知晓治疗率偏低
(一)全市以老年人发病为主的慢性病死亡占全人群死亡90%以上,慢性病已成为我市居民首位死因。
(二)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较高,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偏低。
(三)脑卒中、冠心病以及恶性肿瘤等重点慢性病发病率不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明显。
(四)超重、肥胖,高盐、高油饮食,吸烟、饮酒、缺乏运动等健康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健康行为养成较差。
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77.99岁
三大类致死顽疾:
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
↓↓↓
年,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2.75%,近三年来,全市65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比逐年增加。全市居民人均期望寿命为77.99岁,其中男性为76.60岁,女性为79.60岁,呈逐年上升趋势。
年全市共报告户籍人口死亡人数人,报告粗死亡率为6.06‰,主要死亡原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全部死亡原因的91.02%。前十位死因依次是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伤害、糖尿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感染、神经系统和精神障碍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根据测算,年全市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种主要慢性病的早死概率为12.65%。近三年,重点慢性病早死概率整体呈下降趋势。
我市积极推动慢性病防治管融合发展
全医院
重点慢性病机会性筛查
↓↓↓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卫健委围绕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恶性肿瘤等影响群众健康的突出问题,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参与,采取积极干预措施,全面落实慢性病防控要求,为保障全市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供技术支撑。
目前,我市已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监测体系。确立了以居民死因登记报告、肿瘤登记、心脑血管急性事件报告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等为主要内容的居民疾病与健康监测体系。
在此基础之上,我市开展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示范市建设。在全省较早地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成功创建2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全省率先实现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覆盖,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合作的慢性病综合防控格局基本形成。
我市积极推动慢性病防治管融合发展。全医院重点慢性病机会性筛查,积极推动重点慢性病早期评估和筛查;相继开展癌症早诊早治、脑卒中、心血管疾病筛查与综合干预等项目,倡导全市居民把自己作为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努力提升全市居民的健康生活质量,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为什么要开展慢性病监测?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为主的慢性病已经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我市自年起,先后启动了全人群死因监测、肿瘤监测、心脑血管疾病监测,先后组织开展了市、县两级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工作,目的是了解、掌握慢性病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中的分布和流行状况,探索主要慢性病与其危险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从而预测人群慢性病流行趋势,为制定人口和卫生政策,实施干预措施,降低和减少慢性病发病率提供依据。
近年来,通过市、县、乡、村四级慢病监测工作的开展,我们每年均形成市级年度分析报告,全面动态分析评估全人群死亡情况,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及变化趋势。同时,结合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调查,定期预测人群慢性病流行趋势,制定全市慢性病防控策略,评估慢性病防控效果,为降低或减缓慢性病发病提供技术指导,保障全市人民的身体健康。
预防慢性病牢记十六字“法则”
慢性病是一大类多因素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病、糖尿病等等,它的发生、发展与个人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社会经济、文化及医疗保障等多种因素有关,其中生活方式占到60%-70%左右。因此,每个人预防慢性病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牢记“自己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预防慢性病要从自身做起,主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健康饮食,做到饮食多样、营养均衡,提倡减盐减油减糖,多吃蔬菜、水果;二是要戒烟、限酒、加强体育锻炼,保持有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三是要重视定期体检,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四是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遇到问题要学会调整情绪、释放压力,随时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
归纳起来就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能做到这四条、十六字就能最大程度地预防、减少、延缓慢性病的发生。
来源
临报融媒-沂蒙晚报
作者
江岩
原标题:《年临沂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流行状况》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dqipm.com/zcmbzl/26190.html